返回第八十八章 巡按条约(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封治乾斜着眼睛瞥了邓志杰一眼:“区区接待小事有何难办的?若说因是第一次接待巡按海大人,你担心摸不清他的嗜好口味,再闹出象日前接待荣王千岁之时那样的差错,另外多备一套也就是了。做了这么多年的官,给我当副手也有两年了,这点小事还不能做主,偏要来烦我?”

    邓志杰苦笑着说:“卑职身为本府佐贰,该当帮府台大人分忧。再者说来,卑职又是府台大人一手提携起来的,对于府台大人的吩咐,自然更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说起来我们荆州也算是个水陆要冲,每年从我们这里过路的大人不知凡几,总督巡抚一级的封疆大吏也有不少。有老规矩在,卑职照着做就是了。因此,前日接到巡按御史衙门的滚单之后,卑职就已经照着老规矩把差事分派了下去。但卑职思来想去,这件事或许不是那么简单……”

    邓志杰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除了表白忠心推卸责任之外,一句正题也没说到,封治乾嫌他琐碎,哼了一声,说:“兴许说话间海大人的官船就到了,老邓,你有什么就赶快说,该怎么办我们还要定纂儿呢!”

    “是,卑职糊涂了。”邓志杰忙说:“这两年里,朝廷对‘驿传之禁’三令五申,皇上显然是要借此机会整饬纲纪刷新吏治,这个当儿,朝廷又给咱们湖广派来了那么个巡按大人,去年一到任就定下了个《巡按条约》,巡按御史衙门的滚单上不但重申了这个条约,还专门提到汉阳、黄州、辰州四府与德安、岳州两府之事。卑职就犯了难,不知道是该按过去的规矩来办是好,还是该遵照圣谕和巡按御史衙门新定的条约来办才好……”

    原来,大明开国以来,承袭唐宋旧制,在全国各地建有驿站,设有八品驿丞,由兵部管辖。驿站负责全国军情急递之上传下达,并负责在职官员进京、赴任及出差公干之食宿接送。入住驿站者须持有兵部所发之勘合作为凭证,其费用由驿站据实上禀,户部核实报销,驿站长年供用的轿马杂役就地征派。设立驿站本为消息传递顺畅并公务简便,持有勘合者,不单食宿由沿途驿站免费供给,一路上轿马官船也由驿站提供,不同品秩的官员有不同的轿马车驾和饮食住宿待遇。如此一来,全国数百座驿站就变成官员游饮宴乐敲诈勒索之所,驿递制度也已日渐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嘉靖二十二年,朝廷厉行新政,整饬财政,开源节流,就定下了“驿传之禁”,禁止因私旅行者一律不得驰驿,因公入住官驿者无论品秩一律不得超标准索要酒食、车马。

    前几年因南北交煎,交通阻隔,这项制度倒也没显得有多么紧要。平定江南叛乱之后,奉旨出行、调任各地或部省之间往来公干的官员骤然激增,很快就显出了各地驿站仍在船行旧路,嘉靖二十五年兵部申报户部核销的驿递费用竟高达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八百二十四两之多,比未实行“驿传之禁”前也没少花多少。朱厚大为恼火,下旨切责了兵部,并责令内阁将“驿传之禁”列为嘉靖二十六年一项大政,从严督办、重点督查。

    官员们出门在外在官驿享受惯了,突然不准他们使用驿递,都感到很不方便;加之对于那些因私出行的官员们来说,出一次远门是他们捞外快的绝佳机会,如今不但得不到各地奉送的贽敬,沿途还得花自家的银子住客店,引起了多少官员的不满与抵触,纷纷给皇上上疏写奏本,要求废除这个刚刚实施的“驿传之禁”。朱厚深知整饬纲纪矫治腐败的艰难,将那些奏疏尽数驳回,并严令有司对敢于违禁者给予严惩。嘉靖二十六年一年里,因违反条约使用驿递或骚扰驿站的官员被处分了几十个,如大理寺卿赵淳郊游踏青,在京南驿吃了一顿招待筵席,堂堂小九卿衙门正三品的堂官因此竟被降职两级,贬为正四品的左少卿。如此严刑峻法,好不容易才刹住了这股由来已旧的歪风邪气,堵住了国家财政的一大漏洞,嘉靖二十六年一年兵部全国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