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布控西域(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是为日后朝廷收复河套未雨绸缪。而以兵士护卫商队,一则可以扬威异域,使北虏各部及西域诸番不敢轻举妄动;二则可为朝廷耳目,无论北虏各部,还是西域诸番,只要有所异动,朝廷便可觉察,应敌而动,提前做出相应部署。如此一举多得,实乃制驭四夷的万全之策!”

    昨夜议事之时,严世蕃便知道皇上有意要用兵士护卫商队,却未曾听到皇上说起此举还是为了西控西域,所以被曾铣抢了先手,此刻也不敢再落于人后,立刻大声说:“曾部堂说的是!非是天聪圣明如吾皇者,也断然想不出如此妙法良策!”

    朱厚的本意其实就是恢复自古以来丝绸之路的辉煌,开辟新的市场,给大明日益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再注入新的活力,至于用退役的兵士护卫商队,也不过是妙手偶得,还没有把这些事情都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政治高度来考虑,曾铣这样理解与之多有不符,但仔细想想也觉得曾铣说的很有道理,看来是自己歪打误撞地碰巧了。不过这样也好,涉及到防范北虏、维护边境安全,想必反对的声浪就会小一些!他的心中颇为得意,就故作高深莫测地拈着胡须,笑道:“呵呵,朕上膺天命为九州共主,天下各国,无论远近,皆是我大明的藩属;万物灵长,无分华夷,都是朕的子民,朕应一视同仁,教化四方,以德服之。是以曾部堂可以这么想,朕却不能做如斯之想啊!”

    曾铣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严世蕃的眼中也闪现出了一丝惊恐之色,两人正要说话,就听到朱厚又说:“不过,曾部堂掌兵部,谋划四边安宁是他份内职责,加之朕当初在议设总参谋部时也说了,自古知兵非好战,制订各边镇国土防御计划乃至进攻计划只是为了避免临难抱佛脚,并不是真的要挥师征伐四边。所以他这么想倒也未必十分错,就当他姑且说之,朕与诸位爱卿姑妄听之好了。”

    众人心中全然明白了:皇上不过是因为朝廷如今与蒙古各部订有盟约,各部使者眼下就在大同城中观摩演习,君臣却在此时商议钳制鞑靼、收复河套的方略,实在不太合适,更有损天朝“四夷宾服,万方来朝”的光辉形象。于是,纷纷点头,颂扬吾皇圣明。

    朱厚叫道:“曾部堂。”

    “臣在。”

    “你总督三边多年,对西北形势、番情最为了解,朕问你,倘若……”朱厚冲着曾铣点了点头,加重了语气:“记住,朕说的是倘若!倘若国朝要经营西域,当以何地为重?”

    回到明朝这些年来,一个北虏一个南倭,再加上自己多事要搞什么富国强兵的新政,将朱厚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对大明国家安全没有任何威胁的西域,今天既然说到这里,就要好好向曾铣这个既是“西北通”又是强烈主张从鞑靼手中收复河套地区的“鹰派”人士请教请教了。

    曾铣更是坚定了自己刚才的判断,满心欢喜,毫不犹豫地说:“哈密!”

    “西域番国林立,为何却是哈密,说说你的理由。”

    曾铣应道:“回皇上,理由有三:其一,哈密为西域咽喉锁钥之地,太祖文皇帝永乐年间,天方、撒马尔汗、别失八里、哈烈、柳城、吐鲁番等三十八国入贡,必取道哈密,朝廷命哈密译上诸番贡表,具闻乃发,侦察向背,是为朝廷西控西域之一大强援。其二,哈密东距肃州、西距吐鲁番各千五百里,北距瓦刺只百里之遥,国朝制驭哈密,一则能断北狄右臂;二则能破西戎交党,外则能联络戎夷,察其顺逆而抚驭之;内则能藩屏甘肃而卫我边郡,于朝廷抑制瓦刺、侧击鞑靼大有裨益。其三,哈密由胡元遗孽、肃王忽纳失里裂土而自立,忽纳失里卒,其弟安克帖木儿继嗣为王,慑服于天朝威严,自永乐二年遣使来朝并请锡爵。太祖文皇帝敕命曰‘前代王爵不足再论,但今取其能归心朝廷而改封之,使守其地,绥抚其民可也。’封其为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