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三件厚礼(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到这次明朝皇帝亲自前来蒙古,却只带了三件礼物,既不符合他九五之尊的天子身份;更不免让人觉得是在故意轻慢土默特部,就更难以说服部族之中那些顽固死硬分子了……

    虽说朱厚出巡草原是临时动议、仓促启程,但这几年里北部边境一直平安无事,加之大力开办了官民马市,塞上名城大同汇聚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兴盛之景已不亚于内地那些商贸都市,要置办十车八车礼品赏赐给俺答部根本不成问题。朱厚也确实带了许多金银珠玉和丝绸棉帛,但那些东西都是预备着赏赐给那达慕大会上获胜选手的,给俺答的礼物只有三件。不过,朱厚却坚信,以俺答纵横草原的雄才大略,当自己赏赐给他那三件礼物之后,再多的财帛都不值一提了。

    兴许是看出了俺答的心思,朱厚点点头,加重了语气:“是三件!第一件礼物,和平!只要各部诚心归顺天朝,不再纵兵侵扰边庭,明犯大明天威,朕永不再提北征之议,使汉蒙两族将士永不再受征伐之苦,两族人民永不再有杀戮之祸,都能安居乐业,永享太平盛世!”

    俺答心中怦然大动,通过贡使及民市各处渠道得来的消息,这些年里,明军一直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而且,收复河套地区是明朝早就确定的战略方针,提出此议的前三边总督曾铣已稳稳地坐定了兵部尚书的宝座;支持此议的前内阁首辅夏言也复出就任内阁资政,对朝政的影响力不逊于主张与鞑靼交好的现任首辅严嵩,夏党第一要员、内阁次辅李春芳又分管军务,有这三个人在位,随时都会重提旧话。因此,剿灭了兀良哈三卫和土蛮各部,解除了东北边患之后,明军会向哪里用兵,绝对是毋庸质疑的。大明皇帝“永不再提北征之议”的承诺,无疑是给鞑靼各部,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土默特各部吃了一颗定心丸,确实能算得上是一份厚礼了!

    俺答赶紧躬身应道:“小王愿意约束各部,严禁再有纵部侵扰天朝之事。”

    “好!只要各部守约,朕绝不食言!”朱厚继续说道:“第二件礼物:幸福。只要两族始终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朕永不禁市,使汉蒙两族人民能自由贸易,互通有无,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自古以来,中原政权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几乎就没有间断过。双方的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游牧民族屡屡南下劫掠。而这些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原因却很简单――比之关内政权的农耕生活,游牧民族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更强,一旦遇到天灾,生存需要的物资必然就会短缺,同时自古以来尊儒轻商的汉人政权对双边贸易的忽略和轻视也导致了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游牧民族需要汉人的粮食、棉帛、茶叶等物资来改变自己困顿的生活现状,抢自然成为其最直接的手段。可是,在漫长的战争中,游牧民族逐渐认识到剽掠的成本远远比贸易要大的多,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并不能通过战争获取,汉人逃亡时隐匿或者带走的恰恰是粮食、棉帛、茶叶等物资,他们只能将汉人带不走的房子烧掉,赶着抢到的牲畜回去,可他们偏偏又不缺这些东西。而且,随着武器的不断先进,战争中人员死伤的成本越来越高,掠夺的财物已经不能弥补自身的损失。此外,每一次战争之后,中原政权不是发动新的战争予以惩戒和报复,就是采用罢市断绝原本就微乎其微的一点双边贸易来实行经济制裁,并且修建了万里长城和无数的城池、边堡来抵御他们的劫掠,使他们南下的道途越来越艰险,为之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这一点,对于占据了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诱骗、掳掠了大批汉人农民从事垦殖,已经逐步趋于定居生活的俺答部来说,尤为明显。这也是自嘉靖十三年起,俺答汗就力求同明朝建立政治和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前后向明朝提出不下十次和平通贡互市要求的根本原因。

    如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