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神炮扬威(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退兵的号声吹了好几遍,前方的激战仍未平息,直到最后一阵铳声响过,才渐渐恢复了起初的平静。

    毫无疑问,那六百名明军骑营兵士都已壮烈殉国了。

    朱厚的身子不禁一阵摇晃,俞大猷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战车下面的杨尚贤已经一个“旱地拔葱”跃上了车顶,扶着了摇摇欲坠的皇上。

    朱厚声音颤抖着说:“六百壮士,就这么……这么一去不返,朕难辞其咎……”他说不下去了,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两滴泪水滑过面颊,落在了车顶之上。

    皇上起初兴致勃勃地顶风冒雨登高观战,俞大猷既担心圣驾安危,又怕他随意指手画脚,对自己指挥作战横加干涉,本想苦谏劝止,却又一想,皇上刚刚受了那一对夷人蛮女的羞辱,心情本来就很恶劣,又不知该如何面对仍滞留在军中的那对夷人蛮女,于是心一软,就没有反对皇上的要求。却不曾想,时过五年,皇上还象当年京师保卫战德胜门下一样冲动,虽说没有象当年那样要跃马出阵,却对骑营六百将士的慨然赴死的悲壮一幕如此动情伤感,他的心中不禁愧疚万分,更不知该如何宽慰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的皇上。

    就在此时,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从刚刚平静的那片草原传来,俞大猷忙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只见白色鹰旗指引下,数千名蒙古铁骑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向自己本阵迎面疾奔而来。

    俞大猷的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情,转身对朱厚说:“罪臣启奏皇上,虏贼升起了一面白色大旗,绘有鹰图。罪臣尝读史书,据书中所载,当年夷狄头目成吉思汗便是以此白色鹰旗为战旗……”

    只有象俞大猷这样的心腹爱将,才知道在这种时候,究竟用什么方法能使皇上尽快摆脱内心纠结在一起的悲痛。

    史载,北元代宋,近千万的汉家儿女倒在虏贼的铁蹄之下,无数田园锦绣、市镇繁华顷刻化为一片灰烬,赤县神州陷入百年黑暗之中。尽管皇上一再在那些虏贼酋首面前推崇他们当年的大头子成吉思汗,但俞大猷相信,皇上绝对不会忘记那一段悲惨的往事;而且,以皇上之天纵睿智,也不会不明白,骑营六百弟兄,乃至历年身死国难的大明军人,正是不愿再一次让华夏锦绣河山成为穹庐牧马之地,才会义无返顾地迎着强悍凶残的虏贼冲了上去……

    果然不出俞大猷所料,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朱厚的双眼就已经睁开了,立刻推开了搀扶着自己的杨尚贤,稳稳地站在了车顶上,深深地看着那面朝着自己疾奔而来的白色鹰旗,天目之中燃烧起了熊熊的火焰,一字一顿地说:“树起朕的大纛。告诉每一位将士,有我大明旗帜飘扬的天空,再不容其他战旗升起!”

    “是!”俞大猷响亮地应道:“罪臣以下,全军将士都不会让骑营弟兄们的血白流!”

    “不错!”朱厚说:“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大明军人、百官万民更要永远铭记他们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军中有花名册,战后你要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开录,报有司从厚抚恤,一个也不许遗漏。还有,要将他们的遗体和兵器全部收回,遗体厚葬,碑勒功绩;兵器熔炼之后铸成勋章,授予此战有功将士,让他们永远记得,是骑营的六百名弟兄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全局的胜利!”

    俞大猷的声音越发地响亮了:“臣谨遵圣谕!”

    用袍泽痛饮仇寇鲜血的兵器铸造成勋章,当然能极大地激发起全军将士同仇敌忾、舍身许国之心。这且不说,还未正式开战,皇上便对如何褒奖有功将士做出了这样周全妥当的安排。只要把这一道上谕宣示全军,就能使全军将士知道皇上坚信此战定能获胜,坚定大家赢得胜利的信心和决心,皇上不愧是天纵睿智的圣主明君!

    不过,俞大猷脸上的兴奋之色还没有退去,又听到皇上缓缓地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