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另辟蹊径(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俗话说,树的影,人的名,海瑞虽说只有三十五岁,自嘉靖二十四年叙军功跻身官场,至今也不过四年光景,但他这些年干的那些事情,件件骇人听闻:嘉靖二十三年,朝廷与鞑靼议和,他纠结一帮国子监生员围攻严嵩府邸,当街詈骂朝廷辅弼重臣、内阁阁员严嵩,殴打朝廷命官、大理寺丞严世蕃;嘉靖二十六年,黄锦虐打杨继盛之事令他义愤填膺,上呈了一道名曰《请抑内官重阁责疏》的奏疏,请抑内官、裁东厂并增加内阁阁权,皇上几乎完全采纳了他的谏言,撤裁了成祖文皇帝手上建立的内廷特务机关东厂;收回了司礼监的批红之权,彻底改易了司礼监与内阁两大权力中心并行、共掌国事的朝政格局;增加内阁事权又等若是连太祖文皇帝当年废弛的宰相制度也被悄然改易,一道奏疏几乎把大明朝堂掀了个底朝天!这且不说,嘉靖二十七年,巡按湖广的他又以一封奏疏参倒了硕果仅存的天潢贵胄荣亲王朱厚熘,害得那位皇上的亲堂弟被削去王爵,远适海外,令朝廷内外、举国上下无不为之瞠目结舌。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海瑞先是詈骂阁老、接着又弹劾内官,而后又参奏亲王,这几件事哪一件都是与朝廷的达官显贵作对,搁在别人头上那就是在找死,罢官贬谪、削籍充军都是轻的,显戮弃市、抄家灭族也在两可之间。可他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甚至官运亨通,一路扶摇直上,四五年之内就从一名充军的奴兵升任天字第一号肥缺、户部云贵铜政使司正四品铜政御史,一边净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一边还能有这么快的升官速度,真可谓是国朝绝无仅有的一大异数。如今提起海瑞之名,大明官场上到阁老尚书、各省督抚,下至藩臬司道、州官县令,乃至各省州府县那些和官场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市井闲汉、乡村野老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名满天下的第一大奇人、怪人。

    这次杨继盛获罪被贬谪充军,与他同在北京的众多同年、乡谊没有人敢站出来帮他说话,远在万里之外的户部云贵铜政使司铜政御史海瑞从邸报上得知此事,却不甘寂寞地上呈了一道奏疏为他鸣冤叫屈,立刻引起了内阁首辅严嵩的警觉,也把骤然听闻此事的罗龙文吓出了一身冷汗,忙问道:“他……他不是因为弹劾举发荣亲王盗挖古墓有功,被皇上从湖广巡按的任上调到户部云贵铜政使司任铜政御史了吗?怎么会上疏为杨继盛说话?”

    严世蕃轻蔑地说:“他那种人惟恐天下不乱,大概也是你说的那种怀私罔上、讪君买直的奸佞小人!”

    皱着眉头想了一想,罗龙文突然展颜一笑:“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那个海瑞当年詈骂世伯、殴打世兄,狂悖不经,败坏朝廷法度,全然没有读书人应有的礼仪风范,简直与畜物无异。世伯、世兄有宰辅之气度,不与他一般见识,可但凡全天下稍有良知之人如小侄者,无不对此畜物深恶痛绝,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而后快,奈何君父受其蒙蔽,以为他是那等刚直敢言之人,屡屡维护于他,则更令人扼腕痛惜。如今恰好是个机会,为国除此奸佞小人以正朝廷纲常、官场风纪,更为世伯、世兄报当年受辱之耻!”

    “哦?”严嵩来了兴趣,将身子略微向罗龙文那边倾了倾,说:“你可有什么主意?”

    罗龙文谦逊地说:“小侄愚见,不敢称‘主意’二字,说出来供世伯、世兄参详。皇上以封贡开市羁縻北虏各部的驭夷守边之策已成定局,任凭是谁上呈奏疏再做他议,都只是蝼蚁撼树、不足为虑,即便是那个海瑞,也概莫能外。惟是正主儿杨继盛只被贬谪充军,小侄冒昧猜测,迎合其议的海瑞至多也不过降级、罚俸而已。换句话说,这件事不足以制之于死地。但他上这道疏,皇上势必为之激愤不已,他的圣眷也就衰了,这个时候,若是再有人举劾他别的罪过,他便难逃国法制裁……”

    严嵩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