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良将媚行(第1/2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场君臣欢宴自华灯初上时分开筵,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尾声。去年在大同,听严世蕃高谈阔论了一番“扬州瘦马”、“大同婆姨”、“杭州船娘”和“泰山姑子”四大流派之后,朱厚就有心要找个机会“与民同乐”,顺便考察考察明朝的娱乐行业发展现状,可惜俞大猷为人端方守礼,自然不会在筵席之后还安排什么娱乐活动之类的余兴节目;加之身在京城,一百多位言官御史,还有那些自诩为正人君子的翰林词臣、朝野清流们,一个个眼睛都象锥子一样盯着别人的一举一动,稍有违背国家礼法、朝廷规制的行为,立刻就咬牙切齿地磨墨,奋可是差远了,偏生有严阁老给他们题匾,到成了他们占了咱的上风,成了京城最有名的馆子,外省那些乡巴佬排着队到他们那里去,上赶着给他们送银子……”

    另一位店小二突然问道:“我说东家,后面来的那位爷多大年岁?”

    老板一边回忆,一边为难地说:“真不好说。看样子大抵只有三十出头,但人家是贵人,保养的好,兴许过了四十也说不定……”

    那位店小二就出主意说:“不是七老八十就成!我说东家,朝中也就那么几位阁老,除了徐阁老还年轻些,其他三位可都差不多六十往上了,不如明日我们就给人说是徐阁老到咱们薰风阁来过,便是传到他耳朵里,以他的身份,也不好跟咱们计较……”

    谁曾想,他的建议却提醒了老板,那些如狼似虎的差爷可是打过招呼,不许泄露半个字的,连忙说:“罢了罢了,淮扬酒肆算什么?京城里能做出地道淮扬菜的也不只是他一家。咱薰风阁这猪头肉在京城可是独一份,跟他们争那个闲气有什么用?楼上那些爷把猪头肉吃了个精光,其他菜还剩了不少,还剩得有酒。要不,我让伙房给热热,大家伙儿喝他两盅压压惊,把今儿的事都抛到脑后去?”

    有美酒佳肴当宵夜,那些店小二怎能不愿意?就都哄然叫好,纷纷恭维老板是大善人,薰风阁的生意一定能蒸蒸日上,日进斗金……

    那边按下不表,却说戚继光等人下榻的兵部馆驿这边,也住的有其他边镇卫所被选调入黄埔军校进修的军官将佐。刚才有人来打招呼,让他们老实待在自己的房子里,连管理馆驿的官员都不许出来。杨尚贤经皇上提醒,不许手下人暴露身份,那些镇抚司的人就说自己是五城兵马司的人。京城各位阁老、尚书的安全之责由五城兵马司负责,那些军官将佐都以为是哪位大员要来,尽管心里不快,也不敢得罪那些当朝大僚,一个个就都洗洗睡了。

    朱厚一行人来到这里,被让到戚继光与徐渭住的那间上房,东海舰队的军官们也大致猜到皇上兴许与戚军门有话要说,悄然行了个礼,就告退了。徐渭给众人沏茶之后,也要告退,却被朱厚唤住了:“文长,论职位,你是参谋长;论情分,你在朕心中的分量未必就比元敬轻,你也坐着跟朕一起叙话。”

    等徐渭诚惶诚恐地坐了下来,朱厚端正了面容,缓缓地开口了:“元敬、文长,如今没有外人,朕就要说你们两句了。安心剿灭倭寇、保卫我大明万里海疆安全就是对朕最大的忠,何必还要做出那种事情来?”

    尽管他的语气平缓,戚继光和徐渭两人却猛地一哆嗦,满腹的酒顿时化为冷汗冒了出来,慌忙跪下,说:“皇上,微臣愚钝,不知皇上所指何事……”

    朱厚却不正面回答,而是摇头叹息道:“你们还是太年轻,不知道当年严阁老因何被朕逐出内阁,闲置了几年啊!

    徐渭还是不明白皇上到底在说什么,戚继光却曾听高拱讲过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严嵩被斥退,奉旨抄录《永乐大典》的原因,顿时心里懊悔不已:当初只因想皇上想的不行,就献上了那些东西,却把这一茬给忘了,真是糊涂啊!

    原来,戚继光年纪轻轻就被朱厚从登州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