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用人所长(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完高拱讲述这些始末,戚继光站了起来,愤然曰:“佛朗机人屡犯我大明藩属之国,还曾袭扰我大明疆域,如今非但不知自省收敛,反以狂悖荒谬之言冒犯我天朝上国威仪,简直视我大明百万官军如无物,是可忍孰不可忍!微臣恳请朝廷恩准我东海舰队即刻剿平倭寇残敌,回驻东海,卫我大明海疆!”

    目前尚不知道“月之暗面”行动的张居正、徐渭两人都是一愣:戚将军是不是弄错了?佛朗机人屡屡遭海盗劫掠,向朝廷控诉,也能说的过去,怎么戚将军把罪责都归到他们头上了?

    不过,有皇上在座,他们两人职位低微,没有皇上亲垂顾问,也不敢贸然插嘴,就都皱着眉头,沉思不语。

    朱厚微微一笑:“元敬不必动怒,且安心坐着说话。说起来,世间万事,都拗不过一个‘理’字。而今多亏他们遣使来朝,留下了字墨凭据,日后无论如何,我大明都算是占了理。若是因此引起什么纠纷,煌煌史册也会记着,是他们佛朗机人先以兵威凌人,讹诈不成又以刀兵相向,并非是我大明轻启战端,破坏和平。不过,元敬啊,佛朗机人最是凶残贪婪,先前已因开市之请,与我大明官军在广东新会爆发战事,今次会否以剿灭海盗为名,再度寇犯国门,我们且不能不防,你们东海舰队肩负着保卫我大明万里海疆之重责,要时刻做好准备。”

    张居正、徐渭两人此刻也已明白过来:戚继光说的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当初佛朗机人占据明朝的藩属之国吕宋,吕宋国主曾向宗主国大明求援,正德先帝只顾自己玩得高兴,顾不上管吕宋那个弹丸小国,只应景似的给另一个藩属国暹罗下了一道旨意,责令他们出兵救援。大明本土尚且有山高皇帝远,不遵朝廷律令之事;更遑论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藩属之国。加之暹罗又与吕宋有世仇,不但没有施以援手,反而暗中帮助佛朗机人,才使得他们占据了东南亚的咽喉要地,逐步开始蚕食大明王朝的南洋诸多藩国。此后,他们更是得寸进尺,竟觊觎大明王朝,派出战船,载着兵士至广东新会,耀武扬威,嚣张不可一世,遭到大明官兵迎头痛击之后才铩羽而归。虽说其后安分守己,以商贸货殖为重,不复有武力胁迫之妄念,但夷狄狼子野心,可见一斑,确实不可不防他们假道伐虢,寇犯国门……

    戚继光慷慨激昂地说:“皇上早有圣谕煌煌:寸寸山河皆是上苍所赐、祖宗所留,自微臣以下,东海舰队五万将士但有三寸气在,绝不容外夷肆虐于我大明海疆!”

    朱厚点点头,把目光投向了高拱:“肃卿,你把那份策论的抄件给元敬看看。”

    戚继光接了过来,是一位名叫罗龙文的举子制科策论,所论之事是东南军情及应对方略,戚继光只看了“用海寇卫海疆”这一条,就顿时明白了皇上的用意,自然赞不绝口:“好,好,好!是大谋略。微臣一直以为,海寇与倭寇不同,他们毕竟是我炎黄子孙,若能诚心归顺,改过自新,不失为朝廷可以倚之以靖海疆、卫国门的一大助力,是故不可断绝他们的报国之门。微臣恳请皇上循上科成例,将此策论载诸《民报》,昭示天下。”

    朱厚心里苦笑一声:难道我就不想提前做好舆论准备吗?不但是罗龙文的这份策论,近年来从南洋那边回来的大明子民很多,他们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葡萄牙人在南洋诸国恣意杀戮当地民众,掠夺财物的罪行,我已吩咐当地官府搜集,交由翰林院整理,准备刊载在《民报》之上,让我大明百万官军和亿兆生民都看一看,想一想若是任由佛朗机人占据我大明国土,我大明子民又该将受到何等的苦楚。可是,如今我大明海商与南洋诸国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年能为朝廷增加上百万的赋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所创造的利润更是不胜计数。为了抓住这个历史发展机遇,在今年的御前财务会议上,我又提出了在江南推行改稻为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