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毁家纾难(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鼎思量再三,觉得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渡过难关,他自问问心无愧,不在乎是否会授人以柄,也就同意了田有禄的建议。

    田有禄领命而出之后,赵鼎回到了后衙的内室,夫人赵黄氏迎了上来。夫妻两人是通家之好,自幼青梅竹马,成婚之后一直感情甚笃,在内室也不拘泥礼节,赵黄氏一边准备替他卸去官袍换上家居常服,一边说:“今日公事完了吗?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赵鼎摇头叹道:“松江一府七县两百万百姓,每日公事不知凡几,怎么可能说完就完?我跟你说几句话就走,也不必更衣了。”

    赵黄氏娇嗔道:“才做了个小小的四品知府就这么忙碌,若是日后再升任封疆大吏,岂不还要学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赵鼎苦笑一声:“要做大禹治水,不必等到升任封疆,今冬农闲之后,我就要带着治下百姓整修吴淞江,兴许真是三过家门而不得入。如今却是要赶紧督促治下百姓赶插秧苗,秋后还能有点收成,帮着灾民们度过今年的水患天灾。我这就准备要出城去视察农务的。”

    两人自成婚之后就很少分开,当初赵鼎供职翰林院,终日十分清闲,时常能陪着夫人抚琴作画、踏青赏月,谁知道外放松江知府之后,白天里见一面都难,赵黄氏不免有些不满,嗔怪道:“那你还回来做什么?”

    “我准备送你回无锡。”

    “回无锡?”赵黄氏一愣,说:“当初你外放离京,我本不愿跟你到松江,你却说治下发生水患,首要之务是安抚百姓。现任官不带家眷,百姓会以为定然干不长久,不能安民心,这才急如星火地把我从京城接到这里。如今灾民秧苗还没有插下,都还指望着朝廷赈济才能活命,你为何又要送我回无锡?”

    “正因灾民嗷嗷待哺,我才要送你回去一趟。”赵鼎说:“我打算向各大米行赊购一万石粮食用以赈济灾民,需要两万两银子,得你回去让家里立刻开出银票,汇兑到松江来跟米行结账。再者,这点粮食也只够半月之用,还得再另备一万石备荒应急,这里的粮价要比我们无锡高出三成,你回去之后,让家里的米行把粮食全部运到松江来,若是家里的存粮不够,从其他家米行调剂,哪怕是从他们那里去买,也一定要凑够一万石……”

    赵黄氏听了半天才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要从家里拿银子和粮食出来赈济灾民?”

    “应天府不给松江调粮,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治下的百姓饿死啊!”

    赵黄氏疑惑地说:“前几日你还说,皇上已经明发上谕拨了银子,要夏阁老和应天府全力赈灾。你松江府的灾情这么重,灾民有十万之多,为何应天府不给你调粮?”

    赵鼎叹道:“这些事情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得清楚的,你就不要问了。”

    “你做事自然有道理,我当然是可以不必问的。只是,”赵黄氏说:“你要几万两银子,还要一万石粮,也不是个小数目,家里总得要问吧?我该如何给爹回话?”

    赵鼎不想让夫人为自己担心,就故意轻描淡写地说:“爹那边我会修书一封,你只需把信交给他,他一读便能明白,也不会追问你什么。”

    赵黄氏兰心慧质,怎能不明白丈夫是遇到了天大的难事,心里更是牵挂,不依不饶地说:“那我也想知道缘由呢?”

    见夫人已经觉察出自己在故做轻松,赵鼎知道自己若是刻意隐瞒,反而会让夫人更加担心,就说:“记得我跟你说过朝廷在江南推行改稻为桑的事吗?”

    “记得。你说是皇上的决策,是大谋略,只要顺利施行,江南商贸繁盛、民生富庶就指日可待了。”

    赵鼎长叹一声:“说起来,我赵鼎真是枉负了天下才名,竟把事情想得这么简单!书生之见,险些中了那些人的圈套,成为他们盘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