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真神露面(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尚贤等三位镇抚司的太保自然第一个就想到了宫里,想到了刚刚复设的内廷松江织造局。他们以为是那些天杀的狗奴才出京就忘了皇上的圣谕和吕公公的教诲,又在船行旧路,恣意虐待地方官员、盘剥百姓了。不过,护送他们南下的镇抚司校尉并没有走,五日一报,说的都是松江织造局监正李玄为了开设棉布作坊诸事,找了赵鼎几次,都被赵鼎以“目下水患方去,救灾安民为重”为由挡了回去。李玄也没有办法,只得拿出开办经费,自己在市面上招募工匠,整修衙署,修建作坊,时不时还要骂上几句“那些狗官狗眼看人低,竟敢怠慢皇差,更不把咱家放在眼里”之类的牢骚话。连征调工匠民夫,赵鼎都不肯配合,怎能伙同织造局倒卖赈灾皇粮?

    张居正知道自己的恩师徐阶是松江人氏,徐氏一门在松江算是名门望族,家中兄弟子侄仰仗族中朝廷大员之势,在乡里欺管虐民、为非作歹,在大明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难道说,是恩师的家人勾结松江知府衙门倒卖赈灾皇粮,趁机发一笔大财?

    众人之中,只有高拱最为轻松,他的恩师夏言主持赈灾之事不遗余力,并且刚刚与应天巡抚刘清渠一同领衔上疏,将门生、新任苏州知府齐汉生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上奏朝廷,得到了皇上的御批褒美,怎么可能指使松江知府衙门倒卖赈灾皇粮?

    想到这里,高拱再度缓和了语气,说:“实不相瞒,漕河水丰,龙舟船队走得很慢,圣驾还有月余才能龙腾南都。松江灾民不下十万之多,你纵有家私万贯,又怎能发赈一月?”

    “一日八两自然不够,故此我才冒死改了朝廷的规矩,改以四两发赈。”赵鼎叹了口气,说:“本来还可以从山东等地购买玉米、红薯,供灾民充饥,奈何如今漕河要给龙舟船队让路,旦夕之间且运不过来,只好委屈治下百姓了。”

    “这么说,是我委屈了你治下的百姓了?”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从内室传了出来,接着一个人也冲了出来,正是大明王朝嘉靖帝朱厚。

    不用说,他是被赵鼎气出来的。赵鼎擅自把赈粮的标准砍了一半,高拱等人再三追问原因也不肯明说,如今却又把无法从山东购买玉米、红薯等廉价粮食的原因归结于龙舟船队霸占了漕河,怎能不让他义愤填膺?当即就冲了出来,要当面和赵鼎辩个是非对错。

    本应在漕河龙舟之中优哉游哉地南下的皇上,突然现身于此,赵鼎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还在愣神之际,高拱等人都已经站了起来,躬身施礼:“王先生!”

    “王上白”先生微服私访,在酒肆中觅得良将俞大猷,这一段奇闻轶事如今已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被传为佳话,赵鼎又岂能不知,听高拱他们这么叫,就猜到皇上定是微服私访,不想曝露身份,慌忙跪了下来,俯身在地:“下官松江知府赵鼎参见王先生。”

    不敢直认皇上,行的却是廷参大礼,此人迂腐,可见一斑!朱厚对他的印象越发坏了,冷冷地说:“不敢有劳赵大人行此大礼。若非你口口声声说要请旨面圣,我也不敢现身出来见你。”

    赵鼎却不在乎皇上话语之中的冷漠,激动地说:“王先生驾幸松江,我松江一府七县百姓有救了!”

    这个时候才想起了治下百姓!朱厚更是怒气冲冲,冷笑着说:“我来了,也未必是你的福!我不妨把实话告诉你,松江一府七县百姓固然有救,你赵鼎的人头只怕是要留在松江了!”

    听到皇上说出这样杀气腾腾的话,赵鼎跪在地上纹丝不动:“罪臣赵鼎代松江百姓叩谢天恩。”

    一旁的王用汲却不顾礼仪地抬起了头,直视天颜说:“皇上,微臣松江府推官王用汲有话要启奏皇上!”

    朱厚嘴角露出了嘲讽的冷笑:“你就是那个主持城西粥厂的‘四老爷’?我告诉你,这里没有什么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