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民生之苦(二)(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论。可是,下官却担心,无田的百姓多了,都争着租田耕种,田主倘若提高租赋,三七、二八,甚至一九,百姓租是不租?不租则无以为生,为了活命,大致也只能忍辱负重。这并非是下官危言耸听。当初朝廷也曾推行改稻为桑,那些丝绵大户公然提出按‘六、三、一’分润,六成归自己,三成上缴国家,只分一成给百姓,以致皇上富民强国之良法善政却成了官商牟取暴利之良机,更险些成为致乱之源,当初坐镇南都的吕公公才不得不上奏朝廷,紧急叫停了改稻为桑之国策,致使这一良法善政延误四年之久。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说着说着,赵鼎又激动了起来:“苏松两府田地多在官而不在民,民田不过十中一二,官田多肥沃,赋税高达数斗乃至一石;民田多贫瘠,亦达数升乃至一斗。平均下来,两地百姓所承担的赋税,原本就比其他州县高出数倍,区区两府之地,每年赋税已几近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赋税总和的十分之一。以本府治所华亭而论,在籍百姓四十三万八千七百六十二人,在册田亩五十二万六千三百二十一亩九分,其中有四十万八千四百亩为官田,民田只有十一万八千亩,其中有一多半是棉业大户的棉田,百姓的稻田不足五万亩。每亩一季丰年可产稻谷两石五斗,多不过三石。交过赋税,所产稻谷摊到每个人丁,全年不到三百斤。脱粒后,每人白米不足二百五十斤,摊到每天,不足七两,老人孩童尚且不能充饥,成年壮丁则远远不够。得亏本地棉业兴旺、市井商贸繁盛,男丁于农闲之时受雇于商户充当苦力贩夫,老弱妇孺则日日在家纺线织布,全家老小终年劳作不歇,才能勉强交粮完税,倘有剩余才能换些油盐购点粗粮苟活性命。民生之苦,已然苦不堪言!”

    “今年松江百姓遭了灾,近十万百姓绝收,若是把田都卖了,明年就只能租田耕种。即便仍是稻田,按五五交租,则每人每年只能留下稻谷一百五十斤,脱粒后不足一石,摊到每天只有三两五钱。倘若改种桑棉,田主未必还会和雇农按五五、四六分成,百姓分得的棉麻蚕丝,换成粮食,每天还不到三两五钱。三两五钱米,怎够过活?”

    “且不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不说朝廷律法煌煌圣命,我辈士子束发便受教于孔孟圣贤,当知孟子有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赵某虽无经略之才,既辱蒙圣恩,身受皇命,治政一方,抚民一地,治下百姓之疾苦便有如己溺己饥,万难抛之脑后……”

    高拱怔怔地看着眼中含泪、悲愤不已的赵鼎,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许久之后,他突然站了起来,深深朝着赵鼎一揖在地,感慨地说:“自古都是不动的百姓流水的官,松江百姓能遇到赵大人这么一位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实则大幸!如果我大明朝的官员都有赵大人这样的爱民之心,何愁天下不治、百姓不安!”

    高拱方才一直与赵鼎激辩,众人大致都能猜到他在帮自己的恩师夏言说话,此刻突然听到他给予了赵鼎如此高的评价,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高拱原本就是这样真诚坦荡之人,都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了他。

    静听他们激辩的朱厚更是心中怦然大动,深深地望着高拱,突然感悟到自己为何格外看重这个年轻的官员,一直把他当作宰辅之才悉心培养,原来就是他的这个“真”字让自己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希望。

    有明一代,无论是阉宦专权,还是奸相柄国,朝野上下始终有一股浩然正气在,后世有评,言与当时文官士子昌明理学心学关系巨大。尤其是在嘉靖一朝,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之说在士林中大行其道并深入人心,陶冶了许多科甲之士。但心地光明多半还在于各人的禀性,高拱身为国朝理学后进一辈中的名士,天性又是心地坦荡,真实不假,加之这些年在御前行走,见多了皇上率性自然、不拘形迹的作派,耳濡目染,也就更是有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