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悔之莫及(第1/2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清渠被王用汲的话噎住了,同时感到背后冷汗潺潺而出。

    松江府若是仍拒不执行省里“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和议案,就要断绝赈粮,这其实是他说出来的一句气话,但凡有点识见的人,谁都不会当真相信省里会真的断粮,任凭十万灾民饿死。以湖广粮食还有月余时日才能送到的理由难为他们三两日,也是因为松江富甲天下,以知府衙门的名义随便找几家大户商议挪借一点应急,就能:“左右我和你说也没用,你马上去把赵鼎给我叫来。”

    王用汲说:“回中丞大人,赵府台确有要事在身,眼下暂且不能亲身前来领训……”

    刘清渠冷笑道:“你倒是说说,他赵鼎到底有什么要事,能比得了赈济十万灾民的事大?你们松江府的官员是不是都傻了?到了这个关口还闹不明白自己都干了些什么!是不是要等皇上发旨将你们象山东莱州那些虐民贪官一样显戮弃市才明白的过来?”

    王用汲当然知道巡抚大人说得不错,若不是已经当面向皇上奏陈了这其中的始末并得到了皇上的宽恕,松江府的官员,尤其是知府赵鼎确实有被抄家灭族之虞。但他还是苦于无法明说,只能嗫嚅着应道:“赵府台委实脱不开身……”

    刘清渠心中一凛:这个小小的推官一直推说赵鼎有要事,到底是什么“要事”却又不肯明说,显然是有意为之。那么,他今日拒不来签字领粮,大概就不只是跟自己和夏阁老两位恩师置气,轻慢省里的上司衙门,而是要撕破脸皮跟自己和夏阁老大干一场,非要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了。可惜自己还一直拿他当亲近门生来看,不论是在省里各衙门官员那里,还是在夏阁老面前,总是时时处处维护他,此刻坚持把赵鼎叫来也是念在师生的情分上,跟他一同商议个妥善的法子,赶在消息泄露出去之前赶紧给百姓补足那三天的赈粮,再给朝廷上呈请罪奏疏,只要没有饿死百姓或激起民变,事情总还有转圜的余地。可他倒好,事到如今还躲着不肯来见,狼子野心已然昭然若揭!

    想到这里,刘清渠又愤怒站了起来,端起面前大案上的茶碗,随手就掼到了地上摔个粉碎,厉声呵斥道:“他赵鼎是不愿来见我,还是不敢来见我?!”

    王用汲只得跪了下来,低声说:“回中丞大人的话,赵府台确有要事,委实脱不开身……”

    听王用汲翻来覆去就是这一句话,刘清渠恨不得一脚踹死面前跪着的这个不知死活的七品推官。但事关身家性命,他已经渐渐冷静了下来,又开始了紧张的盘算――

    松江的赈灾一事闹成今天这步田地,固然是犯了天条,但事情也并非没有一点挽回的可能――无论赵鼎是否同意执行省里“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和议案,毕竟省里还是把赈粮运到了松江,有这一条,只要赵鼎不把自己威胁断绝松江赈粮的事情说了出去,就不会落个“亵渎圣恩,草菅人命”的罪名。到时候,朝廷追问起松江减半发赈之事,报个“路途遥远,风高浪急,赈粮转运不及时”,或许也能搪塞过去,申斥处分大概免不了,至少能保住官位前程和身家性命。以他对赵鼎的了解,料想他这么做不过是一时激愤,犯了执拗的倔脾气,也未必就真的是要跟自己的两位恩师拼个两败俱伤,只要自己跟他深谈一番,训斥也好,哀求也罢,只要他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就不会做出这种叛师弑师之事。但此刻的关键之所在,必须得要见到赵鼎本人;而要见到赵鼎本人,也必须要把眼前这个同样执拗不可理喻的小小推官糊弄过去,从他嘴里套出赵鼎的下落……

    因此,刘清渠收敛了咄咄逼人的语气,对王用汲说:“这件事和你干系也不大,起来回话吧。”

    待王用汲起身之后,刘清渠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口吻,说:“你们可知道,你们这么做已经犯下了弥天大罪,赫赫天威之下,罢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