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雅谈论情(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保淡淡地说:“你我相逢在这烟雨江南,总是一场缘分,就当是我酬谢你那一曲《高山流水》吧!别想那么多了,即便是朝廷的事宫里的事,其实也不见得就有那么多的缘由。此时此刻月上中天,我们还是对月抚琴,莫要辜负了眼前这难得的良辰美景……”

    说着,他来到了案几旁,拿起芸娘放在那里的琴囊,打开一看,正是今日在沈一石府上弹过的那张雅琴,笑着摇了摇头:“这个沈一石还自诩精通琴艺,却也是一知半解啊!”

    芸娘知道冯保是不想再继续方才那些真的犯朝廷忌讳的话题了,便起身来到他的身旁,问道:“先生觉得这张琴不好?”

    冯保哑然失笑:“几百年前的雅琴,还是南宋大内宫制,如今只怕是千金难求。谁敢说不好?却不合他将你送给我的美意啊!你读过李商隐写的那一首脍炙人口的《无题》吗?”

    芸娘兰心慧质,立刻就猜到了:“是不是写锦琴的那首?”

    冯保点点头:“不错。”

    “读过。”芸娘说着就念了起来:“锦琴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默默地听完芸娘吟诵这首《无题》,冯保叹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千年以降,写情诗词不知凡几,无出其右者也!”

    芸娘心中一惊,以为冯保是在为自己曾是沈一石的侍妾之事而拈酸吃醋,甚至怀疑自己日后还要与他藕断丝连暗通款曲。正在心惊胆战之时,却听到冯保又说:“你现在去书案边上,把这首诗默出来,明天我派人交给沈一石。”

    芸娘更是惊慌失措,硬着头皮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冯保笑道:“不必多疑,我这么做只是想帮你讨份嫁妆而已。”

    芸娘心中巨石顿时落地了,为了掩饰方才的尴尬,娇嗔道:“先生又拿我开心了……”

    芸娘虽说出身于官宦之家,毕竟曾在秦淮河的秦楼楚馆待过,又曾为豪商巨富众多侍妾中的一位,学到了诸多邀荣争宠糊弄男人的本事,此刻施展出来,自然信手拈来。而象冯保这样的太监一直生活在深宫大内,唯恐说错半句话走错半步路,恨不得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久而久之,就觉得疲累不堪;如今虽说出了宫,跟杨金水在一起时仍得小心提防,就很喜欢跟芸娘这样轻松自如地交谈,见她那娇嗔的模样十分可爱,越发笑得开心了:“这如何是拿你开心,分明是我的真心话啊!我且问你,李商隐诗中的锦琴指的是什么?”

    芸娘说:“选家批点,说这首诗中的锦琴一是琴名;二是前唐宰相令狐楚家的一名侍妾,名为锦琴……”

    说到这里,芸娘停了下来,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冯保,只见他两眼之中骤然闪出一丝光芒,显然是赞许之意,便又继续说道:“令狐楚一身仕前唐德宗、宪宗、敬宗三朝,官居一品宰相,是唐朝的中兴名臣。他通晓音律,家中养了一班能歌善舞的歌伎,其中最好的一位青衣,最得他的欢心,就给她赐名锦琴。令狐楚在家宴客,时常自己弹奏锦琴,再让锦琴姑娘按板而歌,以娱众人。相传李商隐便是在觥筹交错宾主尽欢之时偶遇这位锦琴姑娘,对她的绝世容颜及歌喉舞姿惊为天人。可惜其后李商隐因在牛李党争中开罪于令狐楚,两人终难成眷属,是以他才能做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样情到深处却无言的千古佳句……”

    冯保轻叹一声:“你的父亲虽是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但这样的诗句想必也不是他教给你的。那个沈一石能把你调教得这般出色,可见当年对你也是动了一片真心的。只可惜他虽有才,却终究还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商人,辜负了你的一片真心,纵然日后悔悟,也只好‘此情可待成追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