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作茧自缚(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备施行时,同年至交、毗邻的松江知府赵鼎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他那“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有重大纰漏,没有考虑到那些大户人家会不会趁灾压低田价,贱买灾民的田地,容易被那些为富不仁之人钻了空子,让他且要留神此事。齐汉生暗笑自己那位状元好友杞人忧天,把苏州那些出身诗香门第、世受皇恩,还曾高中两榜、抚牧一方的乡宦士绅看成了锱铢必较唯利是图的商贾贩夫。不过,赵鼎与他几度同赴国难,可谓是生死之交,他相信赵鼎不会是因为嫉妒自己而泼冷水打横炮,就吩咐差役暗中调查买田的事。

    果不其然,苏州那些大户人家以刑部尚书许问达和前陕西布政使郑传恩两家为首,一边联手操纵粮市,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一边拼命压低田价,上好的良田最多只愿出到十五石一亩,全然没有一点体念国忧民难之心,更将仁者爱人的圣贤教诲抛在了脑后!

    比之生在豪门富户的赵鼎,出身寒门的齐汉生更知道田地之于百姓的重要性,更知道无田百姓会受到那些豪强劣绅怎样的盘剥压榨。一听田价被他们压得那么低,立刻就意识到,若按自己的方略去做,苏州吴江等县的灾民把田都贱卖了,确实能暂时解决了眼前危机,也能推行朝廷改稻为桑的国策,那些大户人家赚得盆满钵溢,自己也能在朝野内外声名鹊起。可是,到了明年,那些没有了自己田地的百姓就没了生计,要么只能在大户的盘剥压榨之下苦苦捱命;要么只能离乡背井,沦为流民乞丐,这便不是他当初给朝廷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略的初衷,甚至可以说,他的方略只能解了国计之难,反添了民生之苦,成为日后的致乱之源。倘若因此而激起了民变,论起根源,他齐汉生不但要被朝廷追责问斩,千秋万代罪名也会钉死在苏州,受到那些生计无着的百姓的唾骂!就冲这个,他也绝对不能同意那些乡宦士绅这么做……

    问题是,“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是他提出来的,也得到了夏言和刘清渠两位大人的大力支持,已领衔上奏朝廷。倘若贸然改易,让他如何下得了台?又将恩师夏阁老和中丞刘大人置于何等可笑之地?

    一点贪名求功之心,竟做出了这种作茧自缚的蠢事,不但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还连累了恩师夏阁老和中丞刘大人,齐汉生真是追悔莫及。可是,以他名满天下的探花郎的智谋才情,也想不出什么能解脱困境的好办法,只好遵照赵鼎信中的指点,拿出知府和御史的身份,苦口婆心地说服那些乡宦士绅体念国计之难、民生之苦,不要趁灾压低田价。

    照齐汉生的本意,苏州人稠地少,一亩良田丰年能卖到六十石稻谷,歉年五十石,今年遭了灾,田价也不能低于四十石一亩。可是,那些乡宦士绅都认准了这是个发财的大好机会,任凭他费尽口舌,也只肯多出一点,至多不能超过二十石一亩,还说松江那边田价已经跌到了十石八石一亩,他们肯多出一倍的价钱来买田推行国策,完全是仰慕齐汉生声震天下的才名清望,卖面子给他这个新任的府台大人,甘愿自家吃点亏,让利给那些刁民。

    二十石一亩的田价与齐汉生的要求相去甚远,双方谈了多次,怎么也谈不拢,几次闹到不欢而散的地步。齐汉生终于看清楚了那些官场前辈、一方士绅的真面目,既是激愤难平,更是心灰意冷,索性就采取了地方官员惯用的一招:“拖”――尽管省里有议案让各州县尽快实施,可“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是他提出来的,如何阐释他说了还真算,省里也不好催他;加之他又是坐镇南京的内阁资政夏阁老的门生,椅子背后有那样强大的一座靠山,那些乡宦士绅轻易也不好撕破脸皮告到省里去。

    买田之事就一直僵持着,齐汉生手头上有恩师夏阁老和中丞刘大人从省里调来的大批粮食,不愁缺粮发赈饿死了百姓,因而也就不急着推行自己的赈灾安民方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