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开眼界(一)(第1/2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因早早接到钦差莅临的消息,又料定几位钦差是为圣驾打前站,赵自翱和王可等人真可算是煞费苦心了,不但劝说各位钦差大人换乘八抬大轿,扬州知府王可还派出了数百名的府兵差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从接官厅到城门口的那段路都戒严了起来。一路上礼炮声“嗵嗵嗵”响个不停,手持刀枪斧钺的军校在最前面开道,旗牌森列,张伞擎盖,三四十:“自有运河,扬州便引水入城而成市河,南出龙头关,北出大东门水关,两头皆与运河相连,水程约八里,乃是扬州一大盛景。市河两岸多为盐商巨贾之别业,美伶名妓也多在此置河房密室,入夜时分,河上画舫如鳗,两岸花灯万盏,芙蓉罗绮满眼生辉,丝竹笙歌不绝于耳,置身其中,真不知今夕何夕。因南京秦淮河名闻天下,时人便将之比拟为扬州城的秦淮河,故有小秦淮之美誉!”

    朱厚微微一笑,对一直垂手站在旁边的李纪一拱手:“这位想必就是李员外吧,本官叨扰了。”

    李纪赶紧跪下叩头,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这样的话一连串地说出来,想必不是第一次在家中替赵自翱和王可他们接待朝廷大员,这番话早已操练了多次,不但没有停顿,听着还颇为押韵。

    说过了客套话,李纪起身恭请“各位钦差大老爷”到被赵自翱吹捧上天的扇厅,只有赵自翱和王可陪着朱厚他们。

    朱厚好奇地浏览了扇厅里的诸般摆设陈列,无一不是夏彝商鼎、周秦古董,件件价值不菲;又看了看窗外夕阳下波光潋滟的小秦淮,叹道:“赵大人说李员外府上的扇厅可称小秦淮一景,果然名不虚传啊!”

    王可也没有了刚才的尴尬,凑趣说:“李员外府上这座扇厅不单房子象扇,临水一面的三座门和三十六个窗子都做成扇子式样,晚上点燃客堂里六十四盏大宫灯,从河面上看,便是三十九把大大小小的光扇,可称小秦淮最为别致的景点,站在扇厅可以将小秦淮的美景尽收眼底……”

    朱厚笑道:“王大人对各家盐商府邸了如指掌,想必是他们府上的常客了!”

    王可也是两榜进士出身,怎能听不出他话里的嘲讽之意,尴尬地陪着笑脸不敢再说话。

    赵自翱也隐隐觉得,眼前这位似曾相识的“高大人”不象以前过境的那些达官显贵那么好伺候。不过,高拱一朝风云际会,便从翰林院一位普通的修撰被皇上简拔至御前行走;其后又被拔擢为营团军监军、受命组建如今已成为大明第一强兵的营团军,在京城御鞑靼、南下平叛乱诸多战役中立下了盖世奇功;此后还奉旨南下主持废弛海禁开办海市,又回京出任御前办公厅协理,是近年来最受朝野瞩目的官场新贵、天子近臣,难免会有几分盛气凌人。但他觉得自己刚才给“高大人”解释扇厅时引起了“高大人”的兴趣,便大着胆子说:“列位钦差大人,李员外略备了薄筵,不若请列位钦差大人先开膳,把酒叙话以待日落,再请欣赏小秦淮的夜景。”

    朱厚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也好。赵大人,请!”

    赵自翱忙一扬手:“高大人、各位大人,请!”

    李府的膳厅也在河边,与扇厅音同字不同,却是紧连在一起,面积很大,临河的一面全是雕花木扇,供设清雅,洁净无尘,倒有几分脱俗之处。奇怪的是,朱厚他们已经走进膳厅,厅里却是空空如也,不要说是菜肴,连桌子都没有一张。

    正在诧异,就听到李纪说:“禀报各位钦差大老爷,马上就有食桌端上来,烦请各位老爷过目,中意者便点个头留下,不中意就撤下。”

    说完之后,他扬声向膳厅门口叫了一声:“游菜!”

    朱厚还在纳闷何为“游菜”,一个年方二八的美女从门口走了出来,向众人娉娉婷婷地道了个万福,用婉转莺声唱喏:“龙凤呈祥――”

    话音刚落,就见四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