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未雨绸缪(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扣了。起初他满怀希望,以为在缺乏先进通讯手段的明朝,这么做也算是聊胜于无。如今看来,还是难堪大用啊……

    朱厚沉吟着说:“这么说,佛朗机人的确会有所异动了?夏阁老,你认为佛朗机人会做些什么?”

    方才张茂率先发难,夏言当然明白根源所在,虽说他并不把张茂那种世袭勋臣军汉放在眼里,但毕竟是自己违制失礼在先,不得不做一番弥补。因此,他先冲着朱厚一欠身,又对张茂笑了一笑,说:“回皇上,诚如张老公帅方才所言,我大明兵多将广,又有新会惨败的前车之鉴,佛朗机人势必不敢骤然兴兵,犯我边庭。惟是我大明西洋诸多藩属之国国小势弱,与彼强占之满刺加又相距不远,依老臣愚见,佛朗机人不敢举兵还则罢了,如若兴师,西番诸国势必首当其冲。佛朗机人虽然其船坚兵强、火器犀利,兵锋所及,我大明诸多藩属之国断无自保之力,还需仰仗天朝派兵救援,是以老臣奏请将东海舰队调防宁海台,以备西洋生变。”

    听夏言这么说之后,在场的诸位文臣武将都听出了他话语之中的难言之隐,心中也都生出了一丝不满。尤其是严嵩,更是在心中苦笑不已:当初皇上要将犯下了谋逆大罪的诸多藩王宗亲远适海外,我就提出过这个担忧。那些藩王宗亲虽说是去国罪人,毕竟是太祖血脉、天家枝叶,即便是为了维护天家威仪,他们一旦有事,大明王朝也断无坐视不管之理。若非如此,眼下只需下一道敕书,责令西番诸国严加戒备,然后静观其变即可;又何必要调动东海舰队劳师远征,去救援那远在万里之外的西番诸国?

    想到这里,他们都偷偷地把目光望向了朱厚,却惊诧地发现,皇上脸上的担忧之色不见了,显得轻松了起来……

    即便是高拱、张居正这样的天子近臣,甚至吕芳这个皇上最信任的大伴,也都不知道,将参与江南叛乱的藩王宗亲发配到东南亚各地,朱厚打的就是以他们为诱饵,为大明军队走出国门找到借口。如今眼见着这个如意算盘就要成为现实,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诸多藩王宗亲被葡萄牙人杀戮,势必会引起天下人对自己这个皇帝的非议和诘难,在历史上也会留下“刻薄天亲”的骂名;更关键的是,东南亚那边还有众多的海外华人,他们可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国家绝不能将他们抛弃,任由他们受人宰割!因此,朱厚毫不犹豫地说:“夏阁老所虑甚是!严阁老。”

    严嵩慌忙收敛了心中的不满,肃容应道:“臣在!”

    “你即刻行文内阁,着兵部……”说到这里,朱厚又摇摇头:“不!西番诸国远在万里之外,若是生变,星夜驰援仍唯恐不及。还是由朕亲下手札给戚元敬,让他即刻整军南下,回驻宁海台加紧操练舟师、整饬军备,等候下一步的命令。这么做固然不合朝廷规制,但正所谓事急从权,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内阁和兵部那边,就由你严阁老写信,一是给他们解释一下这件事;二是着令兵部即刻补下军令,送到行在来用玺,待戚元敬他们回驻宁海台之后,再颁至东海舰队;三是着令内阁督促兵工总署、军需供应总署按一年作战之需,为东海舰队补给粮弹;四是着令内阁移文东南诸省,进入三级战备状态,做好应对敌军入侵及支援东海舰队出征西洋的诸项准备工作。以上各项事宜由李阁老和兵部曾部堂督办,总参谋长杨博率参谋小组即刻前来南京,靠前指挥。”

    略微停顿一下,他接着说道:“还有,前年朝廷定议在广东兴建湛江、琼崖两大军港,如今尚未完工,只能驻泊中小型战舰,严阁老以行在名义,着广东巡抚衙门和兵备道衙门督率民夫加紧港口建设,迎候东海舰队驻锚补给。所有往来文书,都以八百里加急送达,各有司衙门接到之后立即奉行,不得有误!”

    嘉靖二十四年平定江南叛乱之时,朱厚针对鞑靼仍屯兵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