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唱诗(第1/3页)  有若见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京某大学北面,一个宁静的小镇---沙河镇,这个小镇在几十年前叫沙田镇,如今不仅名字已经改了,连小镇风貌也焕然一新。

    也许是新中国的建设,又得利于改革开放和首都的建设,小镇已经抛去了昔年破落和贫穷的现象,虽然不是城市那种高楼大厦,但是一户户四合院,小胡同,却充满了浓重的旧北京风味。

    在这样的一个大都市中,沙河镇显得更加的有价值,因为宁静,因为古朴。黄少心里坎坷不安,心里即激动又有一种说不出的胆怯,颇有那种近乡胆更怯的心情。

    他的卫大哥,应该就在这个小镇里……两千多年前,漯河山山脚,两人率军大战匈奴,战至剩下一兵一卒,最后全军覆没,只剩他们俩相依为命。

    那种战场上出来的生死兄弟之情,普通人根本不能理解和体会,这是堪比亲兄弟,亲父母还有具有依赖的信任的感情。

    “不知道卫大哥的伤好的怎么样了?”黄少心里惴惴不安,心里又想着:“这麒麟刀是卫大哥的最爱,如今我带上它,卫大哥见了一定很高兴。”黄少在来之前,特意花了几分钟取上了卫红林的麒麟刀,这把刀自他在冥王殿发现之后,就一直随身带着。虽然这个朝代,不能随意带管制刀具,但是有长风的帮忙,这点小问题迎刃而解。

    还有一个小时,即将天亮,杨修走在最前面,在进入小镇没多久,他脚步徒然停止,摆手示意,让众人停步。

    水月两只大眼睛好奇的看了四周,没发现有什么异动,脸上满是疑惑,看了看杨修,修长的身子就静静的挺立在那,除了眼珠子之外一动不动。她又转头看了黄少和长风,这两人也奇奇怪怪的纹风不动,只是眼睛的头部在缓缓的看着四周。

    半分钟时间,大家都没吱声,也没动静,每一秒都觉得十分的漫长,水月憋了好久,实在忍不住了,低声问:“为什么不走了?”

    黄少作了个噤声的手势,她不得不贴上去,在黄少的耳朵用最低的声音问:“有什么东西?”

    “不知道!”黄少尽可能的用最低的声音回答她,只是这三个字一出口,水月一下就蹦了起来,失声惊讶:“不知道?”

    “嘘……”黄少急忙转头,想让水月噤声,只是没料到水月贴着自己太靠近了,一个转头,自己的嘴唇直接就印在了水月的脸颊上。两人惊愕的一下,脸蛋瞬间就红到了脖子处,好死不死的,这情形正好被身后的长风给看到,好死不死的,长发居然在这个时候,还故意的假装咳嗽了一下。

    水月身子微微颤抖,嗔怒的粉拳一下打在黄少的身上,气呼呼的转过身去,但是眼里却多了几分喜悦和柔情。

    “额,嗯……”黄少脑子一片混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幸好杨修开口说,让他们的注意力换到了别处。

    “太安静了!别说狗叫,连蟋蟀声,蟾蜍声都没有一个。”

    四人相视了一眼,忽然不远处传来了几声锣鼓声,紧随着是唢呐喇叭声音,之后一句句类似唱歌又似念咒一样的声音传来。

    “唱诗!”长风嘴里蹦出两个字后,四人沿着声源而去。所谓的“唱诗”,是宗教的一种仪式,中外都有,在外国,一般指的是“唱诗班”,众多的教徒在礼拜日,会组织老教徒带着新教徒进行歌咏、赞美。而在我们国家,特别是少数民族,一些偏远地区,至今依旧保留着这样的风俗,唱的内容,都是当地方言以独特的音律,唱出一些祈祷和祝福。多在白喜事(丧事)的时候见。

    依靠着声音的指引,众人花了近十分钟,几乎是走出了小镇,在小镇边上的一个宅院里。

    抬头一看,声音来自一个十分巨大的古宅,古宅的门匾上从右至左的写着“沙田义庄”四个大字。

    这义庄看起来颇有点历史了,依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