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晋军边战边退,可两条腿终究跑步过四条腿地,仓皇撤到定州北面的白团卫村……此时,晋军人困马乏,就算明知道停下来将有重大危险,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渴又累,是怎么也走不动了。这白团卫村地处大晋和契丹的边界之处,开运年间,战乱频繁,当地的百姓大多已经逃亡,流下来地也无非是些老弱病残,自己都缺粮少食,对晋军自然没什么帮助。这里不仅粮食缺少,连水井也仅仅只有一口。
这一口水井又怎么支撑得了四五万大军的需求呢?杜威无奈之下,立刻下令在白团卫村安营扎寨,一方面命令军士砍伐树木,扎成营房栅栏,作为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下令军士自己打井取水。这时地华北平原,自然不象21世纪地华北,地下水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军士们挖了三四米深之后,就有泉水汩汩涌出。许是由于这白团卫村的地质情况既不理想,军士们还没来地及高兴呢,刚才好不容易挖出的水井,在涌泉之后,居然从四边塌陷了下来,一口井是这样,十口井也是这样。
一时间连杜威也有些失神,心中不免惴惴不安,暗暗忖度这是不是天亡大晋,这又渴又累的,自己今天是不是要葬送在这白团卫村呢?累了可以歇歇,虽然缺少粮食,可眼下是春天,遍地的野菜,军士们还可以混着野菜暂时充充饥,可没有水?又能支持几天呢?
北面行营招讨使杜威蒙了,还好北面行营都监李守贞出了个主意,命令将士们,将刚刚塌陷的水井里面的泥沙,用衣服捧出。这泥沙刚刚吸收了一些地下的泉水,将衣服绞紧之后,竟然有水滴渗了下来。虽然这过滤水,品质不佳,混着些泥沙,有些发涩,可毕竟解了渴,军心稍稍安定了下来。
如果是热兵器时代,四五万人马基本不可能龟缩在一个村子附近,怎么也待是防守一个县城来个纵深防御,可冷兵器时代,将领们大都喜欢集结兵力,一齐冲锋,形成规模作战的样子,一来可以鼓舞气势,而来也便于传递军令,利于指挥作战。晋军这边在千方百计的喝着泥浆水,契丹军却也悄悄的将晋军团团围在了白团卫村附近,他们也开始安营扎寨。与晋军对持起来。契丹人在自己地营房里堆起高高的土山,大皇帝耶律德光下了自己地黑色大棚龙辇,亲自爬到土山上,观察晋军的情况,当他看到晋军绞衣取水的时候,忍不住呵呵大笑:“汉军尽来,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而后平定天下。”
看到晋军处境如此的窘迫,耶律德光洋洋得意,那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这两年来,他在大晋身上可没占太大的便宜,今天能把晋军的一支精锐部队消灭在这里,石重贵再想拼命和他干爷爷拼命,自己的本钱也不够了。依照开运三年,杜威等人地表现,这这种情况下,耶律德光如果不是想彻底击溃杜威的大军,而是采用劝降的手段,杜威投降的可能性很大。可惜,耶律德光一直都不服气石重贵,不服气晋兵,想堂堂正正的打上几场胜仗,炫耀于天下。于是,他传令三军,拔除自己军营前的栅栏,向着晋军作最后的冲锋。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也许真的是晋德巍巍不可冒犯,也许是杜威命不该绝,也许是耶律德光福分不到,他刚刚下达命令。东北风就刮了起来。
这东北风来势极猛,刚刚还是白云朵朵,青山依依,转眼之间,这白云就变成了乌云,云气翻滚遮天蔽日。刚才还是阳光明媚三月天,现在就变成了黑云压城城欲摧。整个天空是乌云密布。
这契丹人的大军还没有出辕门呢。就听得咔嚓一声,这东北风竟将碗口般粗地帅旗旗杆挂断。古来征战多有些迷信,这旗杆一段,往往预示这战争的不顺利。耶律德光久在军中,当然也知道断旗杆是军中大忌。从古至今,战乱不断,这大风吹断旗杆地事情,也是时有发生。被风吹断了旗杆,仍然能取胜的战例也是举不胜举,比如南朝宋帝刘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