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称王荆湖(中)(第1/3页)  五代逆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云是权臣,那么称王反而没有那么多顾及,把什么荒淫无道啊,腐朽奢侈啊,希图享乐啊,屠戮大臣啊,横征暴敛啊,穷凶极恶啊,管他什么屎盆子、尿盆子的,一股脑儿的全扣到现任大王的头上,把他给说成一个反社会、反人类的人渣就可以了,然后再扭扭捏捏,表现出又是诚惶诚恐,又是不情不愿的样子,勉强的顺应民意,赶现任大王下台,自己粉墨登场,当大王就得了……

    可是马云偏偏不能那么干,为什么?因为现任大王是他老爹!马云是继承王位,不是改朝换代,马云还是要打“楚”字号的大旗的。把自己老爹的名声搞臭了,把老马家都说成是一群畜生不如的家伙,那么自己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去了。

    这在历史上,可是有血淋淋的教训的。拓跋恒他们不知道,马云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就像苏联一样,斯大林刚死没多久,赫鲁晓夫当政,马上就开了个什么二十大,把斯大林骂的是狗屁不如,是人渣中的人渣,垃圾中的极品。他骂的是痛快了,也过瘾了。可难道他就没有想过,国际舆论和老百姓的反映吗?这斯大林就算再有错误,他也是曾经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而且还是被苏共集体选举出来的。好嘛,这苏共闲着没事干,自己选出来这么一个人渣,当了国家领导人那么多年。这老百姓对斯大林怎么看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老百姓对苏共失去信心了。苏共能选出了斯大林这么一个人渣,那么现在苏共选举的赫鲁晓夫,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徐仲雅、范质他们说了半天,也没提这个关键的问题,怎么让马希范体面的下台,马希范的体面,就是马云的体面。马希范当大王当惯了,有些威望,有些脾气。万一,马希范油盐不进,不听人好言相劝,难不成还真拿刀子去逼吗?看看三国时候的华音,不就是逼迫汉献帝写了禅让的诏书嘛,结果,就被全国人民给记在载了心里,这顿痛骂,一直骂了千余年。

    原本徐仲雅和楚王关系密切,可自从李皋被杀之后,楚王就不怎么待见徐仲雅了。而拓跋恒,他还不如徐仲雅呢,而且拓跋恒这个人正直不阿,让他去劝说楚王退位让贤,他肯定是说不出口的。至于范质、李骧、赵普这些人,在楚王面前根本就没什么影响力,让他们去也是白去。

    这一来是担心自己名声受损,二来也是怕接了马云的任务之后,万一劝谏不成,那……这个差事砸在自己的手里,可就里外不是人了。所以,下面跪着的四个重臣,心里都清楚,可谁也不敢提这个话茬。他们都想把这个机会让给马云自己,让马云自己琢磨琢磨。没想到,这个拓跋恒一张嘴就把这事儿给捅了出来。

    徐仲雅、范质心里一紧,脑袋一低,再也不敢看马云,生怕马云顺水推舟,把这个烫手的山芋塞到自己怀里。赵普、李骧心里儿明镜似的,不过这两人却和往常一样,并没有低头干嘛的,他俩心里明白,马云绝对不会把这个事儿扔给他们和范质去做得。这个事儿,百分之百是要落在徐仲雅的手上。

    马云扫了一眼,跪在地下的五个心腹重臣,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他也觉得这事儿,不好办。这马希范怎么说也是自己老爹,打又不能打,骂又不能骂的。马云一直觉得,有个正确的政治纲领,是成功的第一步。刘邦有“约法三章”,光武有“中兴汉室”,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李世民有“定关中以观天下”,朱元璋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连李自成也有“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的政治口号。他马云打得是什么旗帜,是“尊孔平贼”,虽然孔子自己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可孔子的老妈尚在,这家伙就按耐不住,周游列国,到处打广告,收小弟,外加求职。,可儒家对孝道的推崇却也是无可比拟的,万一老爹不配合,这“逼父囚兄”的骂名,就必然落在马云身上了。那么这对于他借助推崇儒教,来收买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