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被打乱的计划(第1/2页)  五代逆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什么不选择从有内应的赣州出兵,而要从岳州出兵攻击鄂州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马云的战略方针,是要引诱李唐军队的主力,与之决战,彻底的击溃他们,一战定胜负,免得唐军处处设防,进而大大拖延楚军的进度。.

    楚唐之间的战争一爆发,对整个天下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如果楚国一战而胜,那么整个江南就将很快出现统一的局面。虽然这楚国现在大汉朝的藩属,等它统一了江南,还愿不愿意当着藩属那就不确定了,就算它仍旧愿意当这个藩属,可以是一个统一的江南,对于中原的威胁,肯定比现在好强的多。南北对峙的格局,就将因此而形成。

    中原的大汉朝还没有表态,那是因为它自己内部有问题,李守贞的反叛,他们一直都没有拿下来。在楚国表出现来一统江南这个趋势的时候,郭威等人还不会继续和李守贞比粮食的多少,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对楚国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整个战局明朗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将李唐的主力吸引到一块来。当然,为了对中原的大汉朝进行一定的牵制,楚国的使者刘明义已经踏上了出使契丹的道路,准备要劝说契丹,南下中原,威胁汉朝的北方。

    这个诱敌的地点,马云现在了鄂州:鄂州(今武汉)是李唐西线重镇,它和后面的江州一块扼守这长江天堑,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李唐对于鄂州防范想来都是严密的,驻扎着一万五千人马,如果鄂州丢失,楚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渡江东进,进攻李唐最为繁华的淮南之地。这是李唐所不能忍受的。所以,一旦楚军包围了鄂州,就可以围点打援,让李唐的军队源源不断过来救援,将他们一一吃掉。

    按这个战略假想,马云亲自率领周行逢师、钱清师两万人从长沙出兵,过岳州从南线进攻鄂州,第二军提督朱元率领申屠从坚师、曹彬师从安州出发,在北线攻击鄂州;而第一水军提督林仁肇则率领水军从岳州出发,顺江而下进攻鄂州。

    大军刚到鄂州城下的时候,武昌节度使臧循吓得要命,赶紧派人飞章禀奏,告急求援。可是李唐zf虽然对楚国警惕性很大,可是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包括宋齐丘、陈觉等人在内,都认为楚国就算要出兵,也要等一段日子,至少要一年左右时间。他们的判断依据是:一是,楚国最近连年都在打仗,士兵疲劳不堪,军无战心;二是楚国良田、人口等等,相对于李唐来说,都处于劣势,而且它又连年征战,所以国库空虚,这打仗不仅仅打得是人,更多的情况下比拼是两国的综合实力,楚国没有这么多的钱粮来打仗;第三,楚军一直走的都是精兵路线,岭南新服,外加上重新收复了交州,地盘骤增,这楚军的第二军、第五军只要精力都用在了控制地方,并没有多少余力出征。

    这三点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可惜,马云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他虽然记不清楚具体的历史事件,可是对于历史的大致走向,他是相当的了解的。大汉朝蹦跶不了几天,等后周建立起来,不过是郭威、郭荣还是以后的赵匡胤,这都不是容易对付的人,如果只是占有楚国现在这一亩三分地,那是必输无疑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马云知道,他手下的赵普也看到了这一点。

    去年九月,马云召集重臣商量东征的事情,有人曾经反对过,理由就是,咱们打出征战太过于频繁了,要多注意善待百姓,收敛人心,过了二三年在出征李唐不迟。当时赵普极力反对这种看法,从民心、国力等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过,理由也很充分,可是真正打动马云的却只有一句话:“若失去时机,等中原王朝恢复之后,大军南下,依靠这荆南、岭南,以一偶之地与中原对抗,恐怕是难以成功的,而一旦失败,像我们这些臣子还或许有活路,而大王您,您作为一个控制着90多州地盘的大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