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全国大吹捧(第1/2页)  五代逆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儒说道:“同窗倒不是,不过却是同年考中的。”李廷儒边说边再观察杨衮的表情,杨衮听到自己否认之后,眼睛里竟然露出了一丝失望,虽然这种眼神的变化只是一闪而过,可还是被李廷儒敏锐的抓住了。李廷儒转口说道:“不过,我和田大人在金陵就是同部官员,关系向来极好。可以说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了。”

    杨衮一喜,嘴上随意的感慨了那么一句道:“楚国人才何其多也。田雨田大人在上京,据说可以经常出入皇宫,不知李大人听说了吗?”

    李廷儒、田雨是鸿胪寺官员,和捕风房互不相关。可是,李廷儒、田雨并不是两眼一抹黑,正因为他们身份公开,互相传递信息,反倒可以派人大摇大摆的出入边境。比起捕风房的秘密活动还更加便利一些。李廷儒自然是知道田雨在契丹中混得很好,和耶律的关系极为融洽,可惜,耶律不是什么雄主,除了坚持“一日一喝,逢喝必醉”之外,耳根子很软,对国家大政往往拿不定主意。不然契丹在北、楚国在南,伪周想不灭亡都不成。当然叶绿景的这个德性,在李廷儒反倒是好事,耶律德光的中原行对契丹伤害太大,耶律景这样的无为而治,反倒加速了契丹国力的恢复。

    可李廷儒不能这么说,他笑道:“我和田大人分别留住大汉和契丹,为的就是增进大楚和契丹、大汉的关系,相互之间,自然又消息来往,哎,可惜,贵国重臣早已丢失先人勇气,如果早点南下,契丹铁骑早就到了河北的花花世界里享受了。”

    李廷儒的话,说的恰到好处,他从大楚的利益出发,埋怨几句契丹重臣,合情合理,别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他没有想到,杨衮居然长叹一声:“哎。。。太宗皇帝驾崩之后,国中群臣不识大体矣。伪周者,契丹之仇雠也。觊觎燕云之心,始终不死。若能和大楚联合,共灭此酋,则契丹大安、百姓大安,天下大安矣。”

    这话又让李廷儒一愣,他心中猜到这杨衮可能想和田雨搭上线,却没有想到这杨衮对契丹掌权者如此的敌视。

    见李廷儒沉吟不语,杨衮不悦道:“李大人,以为在下是想诳大人的话吗?在下虽不通文墨,却也是铮铮铁骨的汉子,这种下作的事,在下还不屑为之。”

    李廷儒对杨衮现在只有一个印象,这小子虽然有时装傻充愣,可他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灯。不仅如此这杨衮演技还错。如果李廷儒不是因为立场不同,对杨衮天生就有警惕心,如果不是杨衮多次试探李廷儒,让李廷儒更加戒备,恐怕还真被杨衮给骗了。李廷儒淡然的笑着:“将军之名,在下远在太原也是如雷贯耳。不过将军还是慎言,需防隔墙有耳啊。”

    李廷儒不接杨衮的话茬,杨衮却也不恼,只是叹了口气道:“可惜,朝中重臣没有一个支持南下的,不然,以田大人和陛下的交情,两国联合也不是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

    杨衮这话余味太多了。其中的意思,让李廷儒不禁看了眼杨衮,这小子是在暗示什么?他是想说,如果自己能够上位的话,是不是就站到大楚这边,支持契丹皇帝耶律出兵南下呢?这几个月李廷儒和田雨交流过几次,田雨多次抱怨道:契丹大臣对楚国抱有敌意的,在他们看来,灭了一个伪周,又多出来一个大楚,对契丹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只要像现在这样,周楚并立,两国相争,契丹才安如磐石,才能够任意而为。在他们看来,周楚之间最好保持平衡,保持一种均势,谁也干不掉谁,契丹才能够居中调解,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好处。

    契丹人不是傻子,抱有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想法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契丹人南下才那么的困难。可如果一个亲善楚国的契丹重臣出现,那么契丹人南下的几率肯定打了很多。

    李廷儒脑子一转,拿定了主意,他笑了:“将军的意思,在下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