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刺杀(第1/2页)  五代逆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田雨猫在宅子里气定神闲的看书写字,可这心里面却是三分的紧张、七分的热切。而马希萼却恰恰相反,在上京的这段日子,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为惬意的时候,别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把整个上京城弄得是热潮滚滚。

    整个上京除了少数几个人,人人见了马希萼不是点头哈腰、笑脸相迎,就是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张口就是“给王爷问安”。而且,他还不用去计较别人心里到底想些什么,也不用去算计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什么圈套。不管去谁家的府邸,他毫无意外就是贵宾,这辈子他第一次尝到了这王爷的滋味。

    这少有的尊敬固然让他面子十足,可是,眼前这金山银山也照着他两眼直发花。

    这是怎么回事呢?用马希萼私下对拽刺说的话,可以部分的解释理由:生活中不缺乏着金钱,缺乏的是发现金钱的眼光。

    在拽刺的引荐之下,马希萼和契丹贵族的花花大少们开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交流是增进了解的基础。不看不知道吓一跳。和契丹贵族来来回回的娱乐、联欢了几次之后,马希萼发自内心的鄙视这些契丹贵族。

    为什么呢?因为,在马希萼看来,契丹的这些贵族少爷们简直就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土财主,赣菜、粤菜、淮扬菜等等南北大菜;这些人都没有吃过,竹叶青、稻花香等等天下名酒,这些人都没有喝过;绫罗绸缎、湖丝湘锦,这些人也很少穿;翡翠玛瑙、宝玉珍珠,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见识;就连逛窑子喝花酒,没有叮叮咚咚的丝竹之声,也没有依依呀呀的江南女音。

    套用一句21世纪的话来说,契丹的贵族少爷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契丹生产力的发展远远不能够满足契丹上层的实际需要。这些少爷们出门不能够牵狗放鹰的祸害百姓,进府没有如花似玉的丫鬟仆人伺候着,整天就是打猎烤全羊,这。。。这也太落后了吧。

    契丹贵族林林总总的表现,让不远万里赶来的大楚王爷马希萼,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些贵族不是没有钱,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花钱。契丹建国也有四五十年了,贵族大佬们从中原也好,从过去的渤海国也好,抢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可是,他就是没有养成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一个个都把宁愿把这些金银财宝放在库府里面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拉动内需。

    白了,契丹人就是一个思维定势的问题。多少年了,吃的是牛羊肉,穿的是羊皮大衣,风调雨顺就放牧为生,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的,就四处抢劫。在契丹人脑子里,充斥着吃饱了不饿,穿暖了不冷,没吃没穿就去抢的想法。在衣食住行上,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他们很少去挑剔这个衣服好不好看,这饭菜滋味有多少种类。

    而马希萼由于出生于南方,到了契丹之后,还被人当成“爷”供着,这么一来,他脑子里立刻就有一种反差,他觉得不适应,看着契丹的贵族们穿的衣衫还不如望城县老百姓穿的衣服,这。。。这太别扭了。我贵为王爷不假,可你们也是契丹的皇亲勋戚、达官贵人,你们一个个不挑吃、不挑穿的,马希萼从心里面觉得别扭。巧的是,不知道马云是出于何种考虑,从厨子、大夫、裁缝、舞女、伶人等等,他给马希萼配备了一整套的仆人。让马希萼可以带着契丹的贵族们完整的领略一下子江南风情。这契丹的花花公子们犹如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光怪陆离,一下子就沉浸其中。在契丹掀起一股子时尚潮流。大街小巷里,经常听人在议论:“哥们,今天你扳指了没?”“扳指当然有了,你买了折扇没?”

    在这里面,还要数拽刺这小伙儿脑子比较好使。他看大家对江南的事物比较着迷,立刻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马上找马希萼来商量。两人一拍即合,相对于高价的马车来说,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