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中间人(第1/6页)  五代逆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7章中间人

    李廷儒和耶律拽刺闲聊了一会儿,方才起身告辞。a整理()等到了自己的府邸,有家人告知自己:河东中书侍郎卫融登门拜访。

    田雨能够在契丹打出一片天地,依靠的是投其所好,和契丹皇帝耶律混成了酒友;李廷儒能够在河东变得举足轻重,则依靠的是天时,高平战败后,河东形势恶化,对楚国的态度变突然好了起来。想想也是的,就连拖着刘崇从高平一路跑回到太原的黄榴马都被刘崇册封为“自在将军”,更何况一路跟着刘崇败退的李廷儒呢。

    听说李廷儒回来了,在客厅里枯坐等候的卫融连忙站起来,走到客厅门迎接。两人寒暄以后,在客厅里分宾主落座。李廷儒喝了一口茶,问道:“卫大人,你可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夙夜来访,不知道是为了何事啊?”

    李廷儒的话,并不算怎么客气。一来两人没有那么熟,关系比较亲密,更重要的是,两人的立场完全不同。楚国、和汉国能够结盟,其实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没什么呢?汉高祖刘知远时代,不管是河东节度使刘崇,还是楚王马云事实上都是臣子,自从汉怀宗刘承佑死了以后,双方几乎同时异口同声的指责郭威是逆贼,两人也先后称帝。从血脉上说,刘崇和刘承佑是叔侄关系,家传天下,叔叔继承了侄子的江山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唐宣宗就是唐武宗的叔叔,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叔),他当皇帝肯定要比马云更合理一些。在刘崇看来,这江南的楚国事实上也是对大汉的一种背叛,而在大楚看来,马云为了拿起对付伪周的理论武器,抢占道义上的制高点,他从来都没有否认自己是刘承佑的臣子。但是,马云却绝对不会承认刘崇的,不会给自己再找这么一个主子。楚国官方认为大汉朝事实上已经灭亡了,刘崇的这个“汉”,只不过是一个藩镇罢了。

    由此可见,楚国和河东是存在着矛盾的。但是,当两棒子人都面对灼灼逼人的伪周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求同存异了。只不过,尤其是在河东,一些大臣对楚国是非常不满意的。这些人中就包括了卫融。

    卫融笑呵呵的说道:“李大人见笑了。眼下咱们两国结盟,共同讨伐周贼,咱们自当经常走动,互相联络才是。现在契丹大军即将出动轮的正在即将开始,我皇陛下命我前来,其实是想效仿贵国,派遣使臣常驻金陵,以便于相互沟通。不知贵使意下如何啊?”

    李廷儒一边暗自揣测着卫融的来意,一边不动神色的说道:“这。。。这是好事啊!”李廷儒心里话:我信你就是白痴!什么派使者常驻金陵,这属于公事,而且楚国向来也是这么主张的,河东小朝廷真想这么做,完全可以走正常渠道,光明正大的商量嘛。为什么晚上跑来找自己,而且知道自己不再府上,还巴不得等着。

    想到这里,李廷儒猛然清醒了,这卫融不早不晚这个节点处来找自己,肯定是为了耶律拽刺啊,为了契丹使臣来的。当下,李廷儒脸带笑容,说道:“这事儿与我皇陛下的主张相符合。我现在就立刻上书陛下,向陛下报告这个好消息。贵国使者眼下就可以出发了,到了金陵直接找到鸿胪寺,那里的官员自然就会为贵国使者安排常驻的府院。金陵南方繁华之地,可不像这河东如此干燥简约。卫大人,您可要派遣一位正直的官员哦,免得落在金陵红粉窝中乐不思蜀了。”

    见李廷儒打趣,卫融却是脸色一正,道:“如若他感如此自坠国格,我皇陛下一定会严惩不贷的!”

    本来是开玩笑的话,被卫融这么李廷儒反倒有些不自在起来,他低着头,手捧着茶杯喝起茶来。一时之间,整个大厅里一片静寂。

    或许是感觉到其中的尴尬,卫融咳嗽了一声,又说道:“李大人,我听说周贼正在淮北整军布武,不日可能南侵。贵国想必已经严阵以待、准备妥当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