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金莲小梅(长篇连载詹玮著)(第2/3页)  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詹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肖子孙甚至忘恩负祖,改姓他姓。本文的作者杜撰,据说祖上也姓金。由于不忍邻居们的白眼,从江北乔迁江南,改姓了杜,才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我在这里敢于暴露我家祖先隐瞒了上千年的秘密,不惧本家的口诛笔伐和家法侍侯,是因为我长期对金莲一案的研究中发现,金莲是被冤枉的。金莲的冤屈罄竹难书,与窦娥之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窦娥之冤早已达到昭雪,而金莲的冤屈还是鲜为人知。虽然已有魏明伦、何小竹、张宇等作家、学者为之鸣冤叫屈,但芸芸众生还是相信金莲杀夫通奸一事。我最近还不止一次看见这样的报道,某女毒害丈夫与人勾搭成奸,醒目的标题是“当代金莲”云云。看见这样的报道,作为金姓子孙,我不能不痛心疾首。现在我明白了我为什么写这部小书。我还是为了自己,为了我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家人。但我多年的研究让我足够的信心确认我写的都是事实。我也是为了恢复历史的真实。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学者我同样义无反顾。

    金莲和小梅的感情如今已没人提起。但当时在鄂东秦淮河县却路人皆知。小梅搬来十四号居住之后,两人亲密无间,湛晓珀的位置很自然被小梅取代。湛晓珀把睡床安置在外面的房间。金莲和小梅在里间的嬉闹不仅在湛晓珀的耳朵里回荡,也被隔壁的王婆听得清清楚楚。不久就在紫石街传开了,成了公开的秘密。但关于金莲和小梅的嬉闹的说法颇多。湛晓珀的说法是她们亲如姐妹,两人都自小都孤苦零丁,从未有过家的温暖,相见甚是投机,相怜相爱实属正常。而外面的说法就千奇百怪了。有人说湛晓珀在家中是两个女人施虐的对象,湛晓珀成了她们玩弄的工具;有人说两人早把湛晓珀蹬了,自取其乐;有人不乏恶意地认为两人本来就不喜欢男人,早就干上了;有人则善意地认为两人只是在家中没有男人的情况下(那湛晓珀哪是男人呀?)取取乐罢了。

    当然,金莲和小梅对外面的传闻一无所知。姐妹两人像一对花瓶相互映衬,一只照出另一只的鲜艳。小梅虽然相貌平平,却正当青春年少,小金莲几岁,不过十六七岁。又刚新婚不久,湛晓珏辛勤的浇灌使小梅的身体显现蓬勃的气息。金莲的美貌在小梅的照耀下倒显得有些萎靡不振。金莲暗叹自己的青春还没开放就已悄然而逝。金莲抚摸着小梅的肌肤,说:“妹妹可真水灵啊。叔叔可真有福啊。”

    “有福的是哥哥。”小梅抢白道。

    金莲的脸色马上变了,脸上浮起一阵阴云,颓然地坐下。小梅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刺痛了金莲,连忙说,“姐姐,我们玩个游戏吧。”说着就去咯吱金莲,金莲忍不住笑了起来,也伸手咯吱小梅。两个人的笑声像风一样在房子里飘来飘去,也飘出了窗户,飘到王婆的耳边,也飘到了王婆的茶客的耳边。

    自从湛晓珏走后,王婆的茶馆又热闹起来。鄂东秦淮河县的闲人又聚到茶馆。湛晓珀家中的两个年轻女人就像挠不到的痒痒让他们难受。听见湛晓珀家中两个女人的嬉笑声,茶客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茶客们听到了欲望和非分之想,听到了寂寞,听到了召唤。茶客们的脸凝固了。忽然又哄堂大笑,肯定有人说了句让他们开心的荤话。那也肯定是针对金莲或者小梅的。

    湛晓珏临走之前的嘱托使湛晓珀的家门关得严严实实。湛晓珀早出晚归,在鄂东秦淮河县的街头吆喝。茶馆发生的这些事湛晓珀一无所知。湛晓珀听见茶馆传来的哄笑声也会发出笑声。由于有小梅作陪,湛晓珀更放心地在街头吆喝。有时甚至午饭也懒得回家吃,啃两个炊饼就对付过去。而西门庆在茶馆里的活动更不会引起湛晓珀的注意。这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是鄂东秦淮河县人们注目的焦点,湛晓珀却从不放在心上。湛晓珀决没有想到,这个鄂东秦淮河县的暴发户会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金莲也一样。金莲看见这个男人在茶馆里被围在中央。看见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