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30 橡面(第1/3页)  道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able brder=”0″ align=”left”

    >

    那些咖啡用不多久就该成熟了,看来自己尝试着加工咖啡只怕这要比加工茶叶还要早上不少。

    不过自己这种连速溶咖啡都没喝过几回的人,弄出来的咖啡能是什么味道,会不会真的成为一盘炒豆子?

    真这样的话,这炒咖啡豆只怕真的要实至名归了。

    可可没结果,自己就算想把主意打到这东西上面,还得先找找这东西人工授粉的办法才行。

    再剩下的东西,也就那几棵栓皮栎了,难道自己还能再推出一款橡子面的水饺么?

    这看起来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徐毅上学时候历史书上写的,也一直以为三年灾害是由天灾造成的。

    直到前两年回去给村民做检查的时候,偶然听到村里的老人说起那年代的一些旧事,怀疑之下又去查找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发生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盲目的扩大出口再加上强制性地征收粮食,使得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这才是真正造成饿殍遍野的真正原因。

    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造成这样的结果,完全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

    城市人口极少有饿死的,但是全国各地饿死的农民却不计其数。

    甚至易子而食,吃掉自己孩子的人间惨剧在全国各地也不胜枚举,这是何等的人间惨剧!

    村里那些老人提及当年,不由得唏嘘不已。

    那几年,其实村里面并没有发生什么灾害,反倒是风调雨顺的丰收之年。

    只是出产的粮食全都被一车车地拉走了,甚至连口粮都没给村民留下一点儿。

    如果不是满山的橡子同样也有大丰收,靠着上山上去采集橡子做成橡子面维生,只怕村里一样难保不会有困饿而死的惨状发生!

    徐毅查证之后不禁震惊,随后心有所感——民不与官争,这不能不说是从古至今无力自保的中国农民的一种宿命性的悲。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直至今日,中国农民从来没能真正地主宰自己的命运,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能力,农民从不曾真正地当家作主过!

    从老人们那里,徐毅也知道了这橡子面是怎么做的。

    橡子面做起来不难,不过橡子味道苦涩难以入口,做橡子面之前得先把它给处理一下才行。

    采回橡子拿刀劈开,掏出里面的橡子仁。把橡子仁浸在水里,隔段时间换一次水,等到橡子没有什么苦味了,就把它捞出来晾干。

    橡子仁晒干后磨成粉,就是橡子面了。

    橡子的苦味徐毅自然知道是什么造成的,橡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

    鞣酸易溶于水,不过虽说反复浸水,自然可以去除大量的鞣酸,但是仍会有不少的鞣酸残留在橡子里面。

    从橡子徐毅想到了五倍子。

    蚜虫刺伤盐肤木的嫩叶或叶柄会产生一种囊状的虫瘿,这些虫瘿烘焙干燥就成了五倍子。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功能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

    徐毅以前也经常给腹泻的病人开含有五倍子的各种方剂。

    五倍子里面主要的有效成分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就是鞣酸。

    现代实验也证明了五倍子的药效主要就是靠着里面鞣酸来实现的。

    鞣酸与蛋白质以疏水键和氢键等方式发生缩合反应,这就产生了临床上收敛的药效。

    同样含有大量鞣酸的橡子,自然也具有相当强的收敛作用。

    不止如此,橡子本身的固形成分里面纤维素含量非常低,所以橡子面如果吃多了,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大便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