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4章 染红的法兰西(第2/3页)  万岁约阿希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义,宣布建立苏维埃政权,国内呼应四起。短时间内,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的三个大区就出现了十多个苏维埃政权,而且红色革命者从一开始就抱定了用武力推翻法国腐朽政权的路线。起义武装占据城镇,阻断道路,建立防线,在苏俄顾问的帮助下接连击退了前来围剿的法*队。

    法国政府派出代表与革命政权进行谈判,但后者提出了法国政府无法接受的要求,再次担任总理的普莱恩加先是宣布法国南部进入紧急状态,随后将这一范围扩大到全国,并调集大量军队前往南部省份。虽然起义者缺乏武器装备,但法国现役部队的状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十年来,他们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几乎没有更新,机枪大炮的装备密度仅比大战末期略高,而军队的训练方式还基本停留在大战之前。军官们没有革新意识,士兵们斗志涣散,革命思潮深入人心,不少部队都出现了秘密的苏维埃组织。罗讷-阿尔卑斯之战,四万法军竟全线溃败,大量士兵以连排为单位临阵倒戈,加入革命阵营。

    此战之后,法国政府几乎失去了对国内形势的控制。

    出于对马克思革命思潮的畏惧,欧洲国家在1919年通过各种方式支持苏俄国内的旧势力,德军总参谋部甚至准备派出三个主力军团进行越境干涉,但德国高层担心重蹈拿破仑法国的覆辙,又觉得占领俄国徒耗军力、无利可图,只会让敌对国家坐收渔利,故而放弃直接干涉,转而加固小毛奇防线,联合各国从经济和外交上封锁苏俄政权。现如今,毗邻德国、面朝大西洋的法国对同盟国阵营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若是这个西欧最大的国家被苏维埃政权所掌控,对德国而言无疑是一场堪比金融危机的灾难,所以不等加利埃尼政府提出请求,德国主动施加压力,要求法国接纳同盟*队协助其镇压暴乱。

    普莱恩加被迫妥协。

    应法国友邦之邀,驻扎在法国的德*队迅速南下,而在这短短几个星期的时间里,法国的革命浪潮就已从阿尔卑斯山脉扩展到整个法国南部地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里维埃拉、罗讷-阿尔卑斯、阿基坦、奥弗涅、南部-比利牛斯、朗格多克-鲁西永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革命组织正酝酿建立自己的苏维埃国家。

    面对区区数万革命武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德*队似乎可以轻易碾压之。投入干涉行动之后,德*队迅速占领阿基坦、奥弗涅、南部-比利牛斯三个大区的首府,意大利军队则在法国南部登陆,策应德军对朗格多克-鲁西永和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大区的军事占领。在南部-比利牛斯和朗格多克-鲁西永,法国革命武装的正面抵抗遭到粉碎性的打击,其伤亡人数超过两万,正规武装全部撤退到了里维埃拉和罗讷-阿尔卑斯的山区,但是革命的火种已经播下,在德国和意大利军队的占领地区,革命者以游击战的方式不断袭扰外国干涉军,并且仿照苏俄在乡村广泛建立革命政权,干涉军四下出击,却到处碰壁,霍然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面积近二十万平方公里的法国南部地区,革命者顽强而灵活的抵抗让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干涉军深感兵力不足,德国迅速从本土调集了十万部队,意大利增兵五万,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爱尔兰、西班牙皆应德国要求向法国派遣军队,而美英提出派兵参加行动却被拒绝。

    寒冬时节,分属11个步兵团和4个骑兵连的爱尔兰陆军部队在相对温润的法国波尔多登岸,而在此之前,编入德军驻法部队的爱尔兰第5战斗机联队已投入对法国革命的干涉行动。对于爱尔兰军队的到来,法国的官方报刊勉为其难地表示了欢迎,普通法国民众则用冷眼和嘘声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在适应法国的天气之前,爱尔兰军队主要在毗邻大西洋、接壤西班牙的阿基坦大区驻扎,与西班牙军队一道驻防港口、桥梁、铁路沿线以及工业区。进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