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用心?却原来父子想到一块去了(第1/2页)  武唐攻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是一个早朝日。

    秋日的洛水自然没了夏日泛滥时的汹涌景象,显得异常平静。安安静静等在天津桥外放行的文武百官扎堆似的站在一起,各自在那里说闲话。虽说太子在长安监国,但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忽然病好了,于是,随驾洛阳的文武百官便恢复了小朝和大朝。人虽然少了一些,但那紫绯高官仍然是一道风景线。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此时天边曙光微见,西山却犹可见明月,宿鸟出林,寒蝉嘶鸣,再加上秋日的凉风,自是好一片秋色。百官遥望那位负手吟诗满面得色的上官宰相大人,心中油然而生敬畏,交头接耳者有之,惊羡赞叹者有之,在旁边高声赞颂此诗格调深远者更有之。在一片颂扬趋奉声中,老上官本人则是一幅淡然处之的模样,但眉眼中的自矜自贵之意,则是怎么都掩不住的。

    大前天晚上在宫中宿了一夜,李贤昨儿个晚上免不了在沛王第中陪陪小丫头。原本是准备好好睡个懒觉的,谁知一大早就被旁边的伊人唤醒,说是今日的朝会他也要去点个卯。从来不知道还有此事的他自是茫然而对,却不料新任沛王第女主人贺兰烟耳提面命,用一句话把他轰了出来。

    “你可是堂堂的雍州牧,再说姨父特意点了你的名字,怎么能不去上朝!”

    此时,见老上官宰相派头十足,李贤不禁打了个呵欠,虽然很想再伸个懒腰,但他发觉自己亦是人们目光的中心之一。不得不勉强按捺住这种冲动。只是他想装聋作哑,却有人不愿意放过他,他只觉自己的袖子被人拉了一下,紧接着。旁边便多了一个人影。

    “上官相公还真是急才,看着洛堤也能够吟出如此好诗!”

    要拍上官仪的马屁就赶紧上前,和他沛王李贤啰嗦干什么?李贤没好气地斜睨了一眼。见是直昭文馆刘祎之,脸色这才好看了些。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看中的人之一。不好像旁人那样三言两语打发了走。再说,上次他都提醒过这家伙了,如今这显然是话中有话。

    “赶明儿你是宰相,上朝地时候吟这么一首,也会有无数人称赞好诗!非诗好坏,品高低罢了!”

    该说的说完了,他便撇下刘祎之,慢吞吞地走上前去。此时天津桥尚未开路放行。最前头的都是三品以上的紫袍高官,然后方才是绯服绿服官员。见到他上前,众人纷纷让路,顺便用好奇地目光跟着他,甚至有好事的官员彼此低声打起了赌。

    “肯定是去找许相公。听说沛王殿下和他的两个孙女有染!”

    “胡说八道,分明是沛王殿下有意等上官相公地孙女长大。”

    这些声音虽然极低。但是李贤的耳朵何等灵敏,此时自然是一句不拉听了个明明白白,嘴角顿时抽搐了一下。无奈这种事情是越抹越黑。他也懒得回转身喝令那些爱好八卦的官员住嘴,只得径直上前,沿路和一众相熟地官员点头打招呼,在许敬宗面前停留片刻,最后便笑呵呵地站在了上官仪跟前。

    “刚刚那首诗音韵清亮,志怀非凡,再加上从上官太傅口中吟出,果真是与众不同!”

    上官仪并没料到李贤刚刚就在后头,此时难免谦逊了两句。原本他还觉得这位沛王一大早出现在这里有些奇怪,听说李贤今天是被赶鸭子似的赶来上朝的,不觉莞尔一笑,这警惕心顿时下降了一大半。而李贤又是善于插科打诨的,东拉西扯说了一大通闲话逸事,最后兜兜转转说到了菊花的品种上头。

    时下士人多好秋日赏菊,四季养兰,上官仪又是最好此道的,被李贤几句话搔到痒处,他竟是脱口而出道:“如今秋高气爽,正是赏菊好时节,我那花园里头的菊花开得正好,明日沛王殿下愿不愿意去坐坐?”

    “上官太傅相邀,我自是荣幸之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