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对称打击(第1/2页)  超级炼宝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战力量上的非对称。∽↗强调集中精兵利器,造成压倒对手的兵力兵器优势,技术水平优势以及心理优势等等。主要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由一国力量聚集向国际化力量聚集发展。二是军种兵种联合一体形成强大的力量实施非对称作战。通过实施各军兵种之间的合理组合提高力量强度,以取得力量对比悬殊的非对称效果。

    技术上的非对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武器,隐形武器在战场上广泛运用,世界上几大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制高科技含量的武器装备,力图利用己方的高新技术,对敌形成压倒性优势。在科索沃战争中,美空军精锐力量尽出,包括了此前从未露面的b-2隐形轰炸机,力图实现最大的技术差距。

    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战准则。非对称作战的重要方式是采取非对称手段,即以非相似性打击样式,迫使敌人在没有计划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交战。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以不同的武器系统进行打击比使用相同的武器打击更为有效。例如武装直升机与坦克的毁伤比是1:18,而坦克与坦克则是1:1。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非对称关系中,双方彼此都是非对称的。作战中双方都会积极争取有利于自身的非对称关系,只是高技术一方易采用高技术实施非对称作战而已。所以,非对称作战作为一种作战思想。与技术的高低关系不大。技术优势的一方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以技术差来进行非对称作战,技术劣势的一方一样可以以较差技术来应战。

    就作战的指导思想而言,非对称作战的思路早已有之。

    北方大国的战争史就是以劣势装备对抗优势装备之敌的历史。在围剿作战。长征,抗倭战争,解放战争,北棒战争中以灵活的战法,大规模的运动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局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军”,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作战方针更是将以弱对强的非对称战法发挥到了极至。

    非对称作战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发挥技术优势,有利于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有利于达成战斗的突然性。有利于速战速决。

    相对而言更加有利于占有技术优势的一方。美军拥有大量其他军事力量难以企及的高技术装备,这些装备不仅使美军在战争中享有主动,胜敌一筹,也使美军更容易发挥非对称打击的作战优势。

    此外。非对称作战本身就强调。将己方的战斗力优势集中在敌人不同军兵种的薄弱之处。

    非对称作战强调发挥己方部队特有的装备作战特点与战斗力优势,打击敌人不同部队的弱点。

    主要体现为:1。灵活选择突击方向——选择敌人防护能力最差,最难以做出快速反应的薄弱部位实施打击。2。巧妙使用打击力量——从己方拥有不同类型的部队及武器装备中选择敌人最难以反击或难以做出有效反应的兵力兵器实施打击。3。采用新的战术打法——使用不同以往或敌军不熟悉的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打击敌军使其无法摸清己方作战规律。

    非对称作战突出强调使用敌人难以应付的作战手段和方法,在敌人难以预料的时间和方向展开行动。这种打击在杀伤敌军作战力量同时,还可以对敌人的心理产生极大的震撼和压力。险敌于混乱与恐慌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达成战役战术上的突然性。

    攻击方可以完全不理会防守方传统的作战形式发起进攻。这样就避免了双方因使用同类部队形成相持的局面。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采取超大规模空袭越过萨达姆防线,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基于空降兵和机械化步兵师的蛙跳作战,都成功的达成了速战速决的目的。

    随着非对称作战理论的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