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涕泪满襟袖1(第2/3页)  田园娇妻:高冷世子,来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大刀形状的花灯,听都没听过。”虽然这样说,眼睛却也下意识地各处搜寻。

    “银花,姑娘家……”

    李达刚一张嘴,就被银花打断了,“爹,有!是不是?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元宵节,您带着娘、大姐和我来灯会,我就看到了一个刀形的花灯,可是那时我们没钱买。”

    银花说前半句话时兴奋异常,说后半句话时遗憾异常,有失望,有怀念。

    银花话说完了,李达的后半句也吞回了肚子里。想想以前过的苦日子,再看看女儿有些落寂的小脸,那半句‘姑娘家要稳重端庄’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雪花一见李达的脸色,就知道她爹刚才想说什么,她爹虽然疼她们,但有时很看重她们姐妹的姑娘家的形象,也就对她还放松些,其实雪花觉得,他爹恨不得她是儿子。

    “我也记得,当时银花看到了那个小巧精致的花灯,眼睛差点没粘上面,走出去老远还在回头。”金花也想起了那件事,红唇微启,粉面含笑,说完,疼爱地摸了摸银花的头。

    “是呀,尽管如此,银花也没说要买。”夏氏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女儿们真是个个从小就懂事。

    “咱们今天好好找找,没准真能找到刀形的花灯,到时银花你想买几个爹都给你买,都买下来也成。”

    李达话音一落,雪花“噗嗤”一声笑了。她这个爹哟,虽然有时想摆出严父的样子,可每次都会破功,最后无疾而终。

    “金花妹妹,你想买个什么样子的花灯?”馒头忍了忍,终于没忍住,问了出来。

    金花脸一红,红晕的灯光下,简直艳若桃李。

    “我知道,大姐喜欢兰花形状的花灯。”金花还没说话,银花就叽叽喳喳开了口,“以前每次挖野菜的时候,大姐只要看见地里的马兰花开了花,总要掐一朵戴头上,还说马兰花是最好看的花。”

    好了,馒头今晚的双眼又有了一个任务,除了时不时从金花脸上略过,就是找兰花形状的花灯了。

    一家人走走停停,每个摊子前都要仔细欣赏一番,不知不觉,柳枝落到了后面,倏忽不见了身影。

    “赵兄,你如今高中,现在又是官身,正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之时,因何总是闷闷不乐?”隐隐约约的话声传来,前面走来了两个年轻书生打扮的男子。

    “唉!”身材消瘦的男子长叹一声,吟道:“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夜,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赵兄,你这又是何苦,那李家大姑娘已经名花有主,你又何必执迷至此?况且,去年,你还不认识李家大姑娘呢。”另一个身形微胖的男子有些不屑地说道。

    “你……”消瘦的男子,亦即赵穆卿瞪了说话的人一眼,他做出一首好诗来容易吗?不说夸他诗做得好,反而挑他诗里的毛病。

    “赵兄,不是我说你,‘天涯何处无芳草’,你又何必单恋那一棵呢?”胖男子继续劝。

    “即便芳草遍地,不是那一棵,又有何用?”伴随着话落,又是一声长叹,赵穆卿的文艺情绪又回来了。

    身形微胖的男子听了赵穆卿的话,一抬眼,正看见了李达等人走过来。

    “赵兄,你的诗该改改了,‘去年人’来了。”男子说完,捅了捅赵穆卿,指向李达等人。

    赵穆卿顺着男子的手看过去,首先落入眼里的就是金花,面上刚露出惊喜,馒头拿着一个兰花形状的花灯走到了金花身边,并把花灯塞到了金花手里。

    赵穆卿的惊喜瞬间化为了悲戚,摇头道:“再见去年人,涕泪满襟袖。”

    这时李达和雪花等人也看见了赵穆卿,连忙走过来打招呼。

    “李掌柜。”没等李达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