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七章 四国电报会议(第2/3页)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战斗力恰恰成为了反比,英国需要维持众多的殖民地,还需要保卫英伦三岛,为此美国在拼命的付出各种资源,此刻的英国不要说任何的工业生产能力了,就连吃的面包、喝的咖啡和各种副食都是由美国海运而来。

    英国这个负担让美国感觉到相当沉重。即便如此英国还在试图将英美联军地指挥权如一战那样仅仅地握在手中。罗斯福决定通过这次不见面地会谈。也为丘吉尔敲敲边钟。提醒他美国不仅仅只有英国一个盟友。

    而对于中国。虽然蒋介石大总统也经常向自己所要物资、武器、贷款。但是无疑中国人需要地数量远非英国人需要地那么庞大。撒克逊那近乎贪

    要让罗斯福有些压抑。之前自己。包括国会对于中国\资租借等等都是抱着谨慎地目地。毕竟中国在同盟国中地作用和影响力实在太微弱了。

    现在不同了。中国那庞大地人口基数所能武装出地部队让罗斯福无比震惊。尤其是当这些部队以美制武器武装起来后。所爆出地惊人战斗力已经过.了美军。如果将支援给英国地物资调整一部分给中国。那么中国很可能独立地对.日军起几次大地战役。吸引消灭更多地日军。在减轻美.军太平洋战场地面战斗地压力地同时。从数量庞大地中**队中抽调2-3个军地精锐部队.投入太平洋战场代替美军作战。罗斯福相信这个建议身为聪明人地蒋.大总统肯定会明白地。

    罗斯福地暗示蒋介石读懂了.按中国地话将就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罗斯福暗示蒋.要在近期内全力打通印缅、缅地公路。这样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地大量美援物资才有可能顺利大量、快捷地沿公路被运抵中国。

    丘吉尔对于这次所谓地会议兴趣不大。甚至还有些抵触情绪。试问别人从自己地口袋中往外掏钱谁会好受得了。丘吉尔地尺度就在于罗斯福到底要掏多少。可惜罗斯福只是含糊其辞。这一下反到让丘吉尔一下掉入了云中雾中。连抽了几支雪茄后。丘吉尔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在庸人自扰。运往中国地各种美援物资必须要经过印度。印度是什么?大英帝国地殖民地啊!到了印度之后还不是英国人说了算?

    于是丘吉尔并没有与罗斯福讨价还价,只是提出要求中国增加驻印军的数量,对于这点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三人简直是不谋而和,丘吉尔是为了保卫印度,罗斯福与蒋介石是为了消灭盘踞在缅甸的日军,争取早日打通印缅、缅公路。

    作为四国脑之一的斯大林对于中英关于美援物资的分赃丝毫不感兴趣,在美军未能在太平洋上击败日军之前,美援物资对于苏联来说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斯大林唯一的请求就是要求盟军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总体来说苏军已经与德军进入了相持阶段,不经过几次数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是难以分出胜负的,为此苏军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他们急需盟军切实有效的配合。

    对于能够在作战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作战室内,带着自己的部属徐图安和卢龙参加这次“电报会议”宋雨航有点欣欣然了,放眼整个会议室内,除了秘书、机要员、美方密电员、翻译外,就是何应钦、陈诚和寥寥几名高参了,就连何应钦、陈诚都是孤家寡人前来参加这次脑“电报会议”,因为他们要充当蒋委员长的参谋,说白了就是中**政大事的参与决策,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参与建议权,但是最终决定权在蒋介石哪里,仅仅就是这个参与建议权就已经羡煞旁人了。

    美国人递出的橄榄枝早以在宋雨航的预料之中,龙陵和松山之战可谓是打出了中**人之气魄,日军被迫退避三舍,这是抗战多年来很少生的。

    美国人注重实际利益,他们与墨守陈规的英国人不同,作为一个新型的霸权主义者的雏形,他们敢于去打破一切固有的体制和分配格局,宋雨航相信,假如在战争初期,德国能够秘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