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四章 杠杆作用(第2/3页)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仅是吓退山下奉文这一点就让宋雨航无比地兴奋。不管是运气也好。还是历史终归会回到原始点上也罢。自己是取得了这一阶段性地胜利。这个胜利标志着日军南方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对缅甸地控制。即便日军大举增援印度派遣军。依靠着盟国远东航线地巨大运力和中国远征军源源不断地兵员输入。即便换个庸才领兵。与日军打个平分秋色也是轻而易举。

    战斗是在别人家中打响的,什么锅碗瓢盆、水缸全都砸了宋雨航也不心痛,相反他

    动在放一把火,越乱越好,就当是为了印度几十年后增长提前做了计划生育工作。

    宋雨航认为,一旦日军在印度积蓄了足够了力量之后,其势必将要动反攻,而在印度能够抵挡日军的盟**队就只有中国远征军各部了,只要蒋介石将指挥权咬得死死的,不要被英国人的光杆司令拿去,那么中国酒可以名正言顺的向国际请求大规模的援助,扩建印缅、缅公路,在西南大后方建立工业基地,原料则由印度运来。

    只要印度无限期的乱下去,中国远征军就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大肆掠夺印度的各种矿产,至于免费的劳工,宋雨航相信印度人和日本人会很愿意为中国人民尽力服务的。

    就在宋雨航向加尔各答高歌猛进之际,蒋介石的一封电报有如让宋雨航在三九天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透心凉!

    对于中国远征军主力入印一事,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的丘吉尔紧急联络了罗斯福,丘吉尔向罗斯福表达了大英帝国捍卫其海外领土的决心和能力,英国6军虽然不行,但是海军却还是占据着世界海洋霸主地位,大英帝国有能力和信心以及决心打击一切敢于挑战其威严的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应该由英国人自己管理,并请罗斯福敦促蒋介石归还其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加尔各答非法侵占的巨额武器、弹药、物资补给。

    很显然,丘吉尔个一切敢于挑战大英帝国威严的人里就包括有宋雨航,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利益,罗斯福觉得自己十分有必要与蒋介石认真的谈一谈,警告一下这位容易只顾眼前利益的东方权位者,希望他能够将目光放远一些,中国谋求的是长期的国际地位和与之相匹配的国际利益,如果为了眼前的印度和缅甸与英国人搞僵就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毕竟战后的世界格局和体系都还要依靠四大国来维系,中国应当在其中挥更大以及无可替代的作用,以致托管数个东南亚小国。

    美利坚合众国所提供的资、武器是按照各方比例以及装备情况等综合因素考虑的,同盟国成员国之间应相互合作,英国之前严惩盗卖援华物资的山姆伦中校就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开端,所以中国远征军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扣留同为成员国之一的英国的物资。

    中国方面如执意扣留英国物资,那么美国政府也将视情况消减直至停止对华的物资租借。

    蒋介石在接到了罗斯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电报后反复犹豫了许久,显然罗斯福的暗示让他十分动心,虽然蒋介石十分痛恨英国人,但是他却不愿意直接与英国人生冲突,很显然宋雨航的举动刺激到了英国人的底线。

    最让介石迷惑不解的是罗斯福不惜用掐断对华援助来威胁他,让他命令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归还英国的物资到底有多少?值得让一向和风细雨的罗斯福赤膊上阵?

    而罗福的电报中二次提到了中国远征军主力进入印度的事情,虽然罗斯福与丘吉尔都反对中国远征军主力入印,但是却始终没提到过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问题?难道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改编而成的中国远征军第三机械化军就不是中国远征军的部队了吗?

    很显然,英国人也非常需中国远征军主力进入其兵力空虚的印度,但是英国人显然不欢迎的宋雨航其人,想通了这点蒋介石无奈的笑了笑,说实话他甚至有些嫉妒宋雨航,恐怕宋雨航是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