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山里的故事(第1/4页)  入地三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官山地处县城东南方,按照目测推算。就是出了城进了山,可能还得走上七八十里山地。

    而且因为地形关系,弯弯绕绕的错路可能也得耗上不少时间。早上雾气还没散,山林子里容易迷路,

    加之周宁的气候温度骤降起伏大。所以这进山的时间定在了隔天的早晨十点。那时候太阳正当毒辣,

    能将这周宁异常的寒意驱散不少,再一点。那山里采药打猎的。大多也都依据着太阳辨认自己大概的方位,

    防止在老林子里迷了路。打定了主意,我们返回镇上又买了些野外用品。一旁上,看到淑芬这姑娘连日来耗费自己的时间陪我们跑前跑后的,主要是又不要酬金,大老爷们几个心里过意不去,合计了一下,在镇里还算排得上号的一个小饭馆请了她一顿。

    “妹子,这杯酒,那是我几个敬你的。算是谢谢你这几天鞍前马后的带哥几个四处瞎溜溜。”大宝的老爸小宝叔是个酒鬼。那大宝生来的时候就是酒桶子里面泡大的。这一说,一口高粱酒就给饮了个干净。

    淑芬酒量不行,这毕竟是姑娘家,平日里也不可能有什么应酬,所以依着我们三人,也就随意的抿了两口。

    大约吃了有一盏茶饭的时间,期间淑芬又在大宝的劝说下小小喝了一口。那小半杯酒都没喝完,淑芬红晕就给上了两边脸颊。

    酒足饭饱后,大宝叫上服务员又给上了些茶水。我们这才闲聊了起来。

    “六子哥。大宝哥,瞎爷爷。这我看你们买的那些东西。怎么像是要进山似的?“

    淑芬的个性算是比较爽朗的,再说这几天相处下来。她觉得我们人还算不错。所以说话的时候,也是有什么问什么。

    这普遍也是当时,山里姑娘朴实没有城府的优点。

    “额。“大宝坐在淑芬左侧。冷不丁给这小丫头一问,停顿了有几秒。这才回答道:”我们么,是要进山,

    因为这游玩么,不能只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享受,还得讲究返本归元,体验那种最原始的求生状态。“

    听这瞎话编得,坐在大宝对面的九爷爷一口气没给续上,喝到嘴里的茶水差点就给喷了出来。

    我心里思忖着,这可能么?,体验原始生活的,为毛就非得跑到这周宁来。而且,这人民队伍里,九爷爷眼睛不行,这带着盲人中老年人体验户外求生。那这姑娘再傻,也不能相信大宝这浑话。

    我没好气的撇了大宝一眼,骂咧道:“你别净说胡话。”

    转过头,才又重新想了一套比较贴切的说词。

    :“淑芬妹子,我们呢,除了是来周宁游玩来的。本身从事的,也是地质勘探的工作。这周宁大山里,那外头传的就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分布上可能有几十种之多。所以我们这次打算进山几天。考察一下山里矿产的实际情况。”

    这确实了我们要进山,我看那淑芬脸上的表情马上就担忧了起来。看了看大宝,又看了看我,

    这才说道:“六子哥,这周宁的山不比外头。县里采药的,打猎的。都不敢往深了里去。就是这外围林子里,也时常有人走失。再也没回来过。”

    “这不担心”大宝嘻笑道,从裤兜里掏出了一个指南针晃了晃。

    “这是最新型的指南针,英吉利来的。这进了山有了它,那铁定不会迷路。”大宝得瑟着。

    那时候,指南针可是稀奇物。除了一些海员和做地质勘探的,平头百姓哪里见过。更别提功用。

    不过这淑芬,她显然更相信山里猎人,采药人对大山的了解。

    看着一旁边哈气,边小心翼翼擦拭镜面的大宝,淑芬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起了小时候她奶奶讲述的一个山里的故事。

    “抗战时期,年事不太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