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异化(三)(第1/2页)  逆温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坐落在川西坝子的成都本是四川的政治文化中心、天府之国的心脏。以成都“八.二六”,重庆八.一五”为代表的两派群众组织在保卫毛主席的“圣战”全面展开后,川西与川东形成了鲜明的两大阵营。就在“文革”中的这一段特殊时期里一部分四川人将成都视为“异教”中心。他们的“圣地”是川东重镇――重庆。

    通往成都的省道是为“指挥部”的神经和生命所系。而就在这条生命线上――在“指挥部”借住的“飞地”蓬溪县出城二十多公里地处,是该县对立派的势力范围。这如同在联系成都的生命线上被安装了一道闸门。我们退守蓬溪后,对手可能感到威胁,加强了防范。来往车辆人员累遭拦截、骚扰。为打通生命线,保障人员、信息的畅通,其紧迫性对我们来说比当地造反派不言而喻更为重要。梗阻必须打通,一场外科手术式的战斗不可避免。

    “你们来后我们就把主要力量抽调到南充方向上了,要保证往遂宁、成都方向的通道安全,你们先要接替向南充方向的防守。我们才能腾出手来呀。”

    “要等我们接手后才搞,那要等多久哦。昨天我们从去成都‘省革筹’汇报的人都被扣了。不能再拖了。”

    “你们的人说话口音不同,一下就能被听出来。不过你们没来前这条路还是通畅的。”

    “……”。对方显然话中有话。南充“指挥部”与蓬溪造反派协商代表沉默后说:“那好,由我们来负责这次行动,你们派几个带路的,我们要整就把他们的老窝端了。免得后患。”

    “其实你们抢了那么多武器。又比我们有武斗经验,搞这点事比我们更有把握。派向导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的。”蓬溪方面也就等南充“指挥部”自己这样提出来。于是双芳很快就商定好了行动方案。

    我们“学生指挥部直属连”作为是这次行动的总预备是第二天参加战斗的。其任务是直插对方的老巢。捣毁其据点。不过至于具体怎么做,我们也没得到详细的说明。

    清晨,突击队先行出发了,二十来人乘坐一辆卡车沿省道行驶,所有人员静坐车厢地板上。外面看上去就象一辆正摇摇晃晃行进的空车。大概是经过前一天的战斗障碍以被清除,我们一路上并没遇到任何情况。视野中看到的是:薄雾清绕,远山含黛,大地黄铺绿盖,好一幅原始的田园图画,真一个清平世界。讨厌的是阵阵犬叫让人心烦,可能是先前受到惊扰,恶犬不时穿越田埂朴到车后狂吠。真是狗咬摩托,不懂科学。

    车行路边一石刻地标“玉丰”,一个有诗意的地名。过此处车既转进右边一条便道,驾驶台的向导告之:“前面就是对立派的核心控制区了”。气氛有些紧张起来,车颠簸在碎石路面上,屁股生痛。正在难捱之时车忽然停了下来,扭头从车厢板缝向外望去,见路边一院子冲出几个手持扁担、钉耙的青壮年农民,正朝我们跑来。有敌情!随即长短不一的武器从车厢板缝伸出,象一头豪猪遇到敌人立刻竖起利刺。几个农民见状转身就回头就跑,场面十分滑稽。

    向导从车上跳下忙喊:“不要误会,不要误会”。原来这是当地造反派在此地的一个“堡垒户”。几个青壮年是来迎接我的。真是误会。

    向导与他们交谈后,告诉我们,从这里前面十来公里地就是对立派的老巢。在这条简易公路上他们可能埋有“地雷”什么的。昨天的行动就到此没有再向前推进。

    怎么办?带领我们这指“突击队”是“南充师院”(现西华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大哥”,他也拿不定主意。倒是“堡垒户”的农二哥们十分憨厚热情,毫不在意刚才的误会,有点不打不相识的意思,邀请大家下车喝水、休息、午饭。见日已三竿,我们也就客随主便在此午餐,等大队汇合再行动。

    其实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游戏。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