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背景:铁军(第7/11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央军序列番号,原11军改为60师和61师,由蔡廷锴和蒋光鼐分任师长。以后该部由蒋介石调遣,在湖南衡阳一带打败张发奎部,随即北进,直趋中原,参加蒋、冯、阎大战。1930年底调江西“围剿”红军,更名为第十九路军,蒋光鼐兼任总指挥,蔡廷锴后来又任十九路军军长。在对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围剿”中,第十九路军驻兴国,工事筑得好,兵力又集中,红军没有机会打他。第三次“围剿”,十九路军在蒋介石长驱深入的战略方针下,寻我决战,我仍避其锋芒。直到“围剿”后期国民党军开始撤退,我们对十九路军的方针有变化,如蒋蔡撤退就可以打。不久蒋蔡到了高兴圩,我军以为他们是撤退,有些轻敌,就去打他。这支部队打仗有特点,他左翼防御,右翼进攻。双方恶战一日,均无结果。这一仗打成平局,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十九路军固然损失很大,从战略上说,红军更为不利。我们不应在兵力分散情况下碰这个硬钉子,我们都感觉,这支部队在战斗作风上还保持着铁军风格,能打硬仗。

    1931年11月左右,陈铭枢任京沪卫戍总司令,第十九路军调往上海一带驻防。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毅然抗击日军进攻,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这支北伐名师,重振雄威,在第五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下,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华民族抗日御侮的信心。由於国民党政府实行卖国投降政策,扼杀了这次抗战运动,第十九路军也因此遭到蒋介石的忌恨,又被调到福建打红军。陈铭枢极力推荐蒋光鼐为福建省长,蒋介石则在蒋光鼐任省长后,又任命蔡廷锴为福州绥靖主任。国民党的体制是,绥靖主任既可指挥军队,还可管省长,而蒋过去一直是蔡的上司;蒋介石企图分化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接到命令后,迟迟不肯就职。蒋光鼐就劝他赶快就职,意即有利于十九路军。蒋光鼐识大体,维护了十九路军的团结,也使蒋介石的阴谋不逞。十九路军的高级领导人(主要是陈铭枢与蒋、蔡)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由拥蒋逐渐转变为反蒋,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态度的转变。1933年11月十九路军领导人发动了“福建事变”,公开宣布抗日反蒋,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双方草签了抗日反蒋的初步协定并派代表同红军谈判合作,但由于没有发动群众,军队不稳定以及我党当时在王明“左”倾错误的指导下,对这个同盟军没有积极援助,很有战斗力的第十九路军,没有经过严重的战斗就被蒋介石分化瓦解了。这支铁军,也结束了它的历史。

    共产党领导的铁军,虽然在南昌起义以后,南下广东遭到失败,却保留了很多干部和一部分部队,其中第25师保留得更多一些。1927年10月16日,从潮汕方面撤退下来的第24师零散部队,与第25师余部在广东饶平汇合,加上第9军的部队,尚有2500余人,在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下,于10月下旬到达赣南安远县天心圩。在这里整顿了部队,初步克复了普遍存在的失败情绪和混乱状态。部队继续向西转移,进至赣南大余和崇义县的上堡、文英、古亭一带山区,在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的积极协助下又进行了再次整训,加强了党的领导和组织纪律性,并开始由正规战向游击战争转变。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1200余人到达湘南,在湘南特委和各县委的配合下,发动了湘南起义,部队改称工农革命军第1师(实际兵力为1个团)。1月下旬,起义军在宜章农军的配合下,于粤北乐昌坪石及其西南山区,打垮了国民党许克祥部6个团,缴获了许多枪炮子弹。后挥师北上,在良田大福桥,歼灭了敌35军6个连,打到郴州,展开了湘南起义大势。这一战役,再一次显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铁军威风。1928年4月,这支部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