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南天王”陈济棠与老广州的黄金时代(第2/10页)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物质之进步。盖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颇足眩人耳目。”而陈本人,也理所当然地成了“神话”的始创者和受益者。

    有几件事,既是这个“神话”的部分内容,又颇能说明它的某些性质特点,不能不提。1934年,陈济棠要求各地恢复祭孔,并祀关岳,高喊“非恢复固有道德无以救中国”;与此同时,在全省中小学推行读经教育,并亲编《新公民课本》,第一课就是“陈总司令爱我,我爱陈总司令”12个大字。事后,人们才明白,陈这样做,是为了编织一个更大的“神话”――从一方诸侯变成“真龙天子”。

    但陈济棠忘记了,他的那些“神话”,是坐在中国这个大火药桶上偷空撰写出来的,根本就经不起一点“火星”。

    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猝死广州,使得南京中央和以广东为首的西南联盟之间的固有矛盾顿时激化。6月1日,陈济棠联台桂系李宗仁,发动了借抗日以反蒋的“两广事变”。陈很自信,此次的“先发制人”,必可毕全功于一役,实现问鼎中原的夙愿。在此之前,其精通风水术数的五哥陈维周,网罗一批江湖术士,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可笑的是,乩语“机不可失”和“草头倒,无人无人”,被陈理解为时运已到,倒蒋必成。而事实却恰成讽刺:由于陈的空军被蒋收买而率先叛逃,使陈痛失“良机”(飞机数十架),以至局势急转直下,很快便不可收拾。

    神话破灭了。紧接着,是“火药桶”的连续爆炸――西安事变,八年抗战,三年国共内争……“南天王”陈济棠,再也没有回到万人瞩目的“舞台”。

    东山梅花村:陈公馆

    位于东山梅花村的陈公馆,陈济棠许多关于广东建设的“大计”都是在这里制定的。陈氏下野之后,于40年代将其让给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居住,当时的梅花村被称为“广东政治权力的后院”。

    广州作家、文史研究者叶曙明在其《广州旧事》一书中说:“30年代初,把东山称为广州政治权力的后院,可谓恰如其分。那时陈济棠住在梅花村,经常在家开会,听取大小官员们的汇报,因此大家便走马灯似地往梅花村跑。许多关于广州建设的方针大计,最后都是在梅花村一锤定音的。”

    海珠桥

    广州第一座钢铁大桥――海珠桥,记录了陈济棠主粤时广州曾有过的一个时代。海珠桥建成于1933年2月,从此一桥贯通南北市区,促进了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国民党撤离大陆前将海球桥炸毁,后被修复。

    中山纪念堂•;爱群大厦•;市府大楼

    陈氏给广州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建筑代表作,是中山纪念堂、爱群大厦与市府大楼。

    代表作1937年建成的广州第一高楼爱群大厦,陈氏市政建设的压轴之作。

    中西合璧的中山纪念堂为陈济棠主粤初期建成,1931年10月竣工。爱群大厦建于1934年初,1937年落成,是当时广州最高的建筑物。现在的市府大楼也是陈济棠主粤时建造的,原称市府合署,当时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工程只完成了大楼的南半部分,1936年陈济棠下野,二、三期工程终未能实施。解放后一直为市政府办公大楼。

    中山大学•;中山图书馆

    陈济棠在文化建设上也颇有“大手笔”。传说当年孙中山逝世后,陈济棠为了纪念他,特地要规划一块地方建立中山大学,于是在市政府摆了一门大炮,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发一炮,其中一枚炮弹落在五山。当时陈济棠看着广州的地图,用拐杖在五山那一块画了一个圈,说是“要给孙先生留大一点的地方”,这一圈,面积便超过万亩。后来中山大学搬迁之后,旧中大的原址便留给了华农和华工。

    省立中山图书馆始建于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