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第1/2页)  卧龙隐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家,原是江浙一带的武林世家,虽不富足,却也殷实。家传武功在附近一带小有名气,明朝年间,正值倭寇横行时。其曾祖元朗公将家传武功发挥到极致,特别是轻功,虽不至于达到登萍渡水、踏雪无痕之境地。却能飞檐走壁,日行数百里。耳闻目睹了倭寇的残暴,激于义愤,遂追随于仁人志士,奋勇杀敌,抗击倭寇。在一次遭遇战中,敌众我寡,其曾祖和十多名武林人士,以及二百多士兵被困于一座山坡上。血战了两个多小时后。其曾祖元朗公和两名强悍的武林人士强行突出重围,两名武林人士在突围中,为掩护他而先后壮烈牺牲。其曾祖独自一人在突围后,脚不停步连夜奔跑了近两百里搬来救兵。粒米未进又带领救兵杀回山坡,在紧急时刻,杀退倭寇,救出了被困的人员。因此而声名大振。惨败后的倭寇对其恨之入骨,在买通了奸臣、以及武林败类后,设计把他陷害致死。倭寇还不解恨,要将其家人斩尽杀绝,斩草除根。家人闻讯后,受收拾了家中细软,田产房屋全都丢弃。带着孤儿寡母连夜奔逃,才逃离了魔爪。为躲避追杀,在江湖上四处躲藏。受尽了风寒苦楚,辗转流离了一年多,来到这边远的山区,才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住了一段时间,其曾祖母爱上这山清水秀、与世无争的清湖寨,遂在这定居下来。鉴于家中的惨变,丈夫的惨死。其曾祖母立下了家规:“一保家卫国,除倭灭寇,不许同胞相残。二后人出山,不许泄露家中住处。三若有违反,逐出家门。”

    曾祖母出逃时,将祖传拳谱带出。其后不管日晒雨淋,风餐露宿。多么艰难,都把拳谱随身携带。稳定下来后,把家传武艺授于幼儿时,发现最重要的内功心法中,首页写着练此功者的要求,一要骨络与众不同,二要在婴儿出生后的六个时辰后七天以内经受一番洗经换髓的洗礼,而且还要在六年内身体无异常才能修炼。否则,修炼者在三年内必定吐血身亡。方才明白为何其祖辈武功平平,唯独自己丈夫的武功突飞猛进。其后,祖祖辈辈虽有杰出之辈,但并无一人可练。

    数百年来,冯家后人皆遵守祖训,艺有所成,必然下山,一来与同道切磋相互学习,二来增加见识,三来为有缘练祖传内功者寻找必需的药材。若遇外族入侵,必然遵从祖训,加入抵抗行列,以御外侮。在抵抗满清、八国联军以及日寇入侵战场上,均有冯家的后人。在抗战时期,冯大爷的伯父曾加入国军,在打击日寇侵略者中,奋勇杀敌。立下了战功,当上排长。抗战胜利后,遵从祖训,不忍同胞相残,私自离队,携带着长枪、短枪跑回家中。从军多年的他知道,在现代战争中武器的重要性。武功以及刀枪等冷兵器已轮为次要。

    日出日落,年复一年,六年的光阴在不知不觉飞逝。

    六岁了,当年的婴儿成了活蹦乱跳的小孩,冯大爷给取名为永坚、冯永坚。取其永远坚强之意。

    “小坚,起床了”。冯大爷在天刚微亮时就把孙子叫醒。小坚很不情愿地用小手搓了搓眼睛,看了看爷爷,无奈地爬起床。冯大爷先在他的小脚绑上特制的弧形铁板,每个脚上都有半公斤。然后在他的身上穿上一件特制的两公斤重的铁板背心,然后才穿上外衣。来到门外,小坚直觉地往下一蹲,两个小手放在身后互相握住。一步一步地往山上跳。大约跳了一百米,跳到一块稍为平整的草地上才站起来,似模似样地来了个太极预备式,在爷爷的带领下,有板有眼的打起了太极拳。耍完了一套太极拳,紧接着打起了擒拿散手拳,最后又打了一遍太极拳。然后沿着山路往上跑,直到太阳爬上山不出的舒服。知道自己的内功又进了一层,从此不必再用打坐的方式来练功。不管是站着或者坐着,只要意到就能练,甚至在睡着觉的时候想都不用去想体内的经脉就自然地运行。

    小坚心中高兴,只穿着一条短裤,来到湖边,轻轻一跃,一个猛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