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寻偶像再探赵云(第1/3页)  无耻小子混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接上回。却说韩兵心急火燎的策马直奔,要到幽州再寻赵云。现在是公元190年2月,按此算来,赵云已经是二十二岁了,还没有投奔公孙瓒。如果韩兵就这么去长沙了,那还真是一辈子也别想和他拜把子了。可能有相见的机会,那也是在战场上了。

    上次寻访赵云,也只是碰碰运气,反正他早晚要投入刘备帐下,也不争一时;再加上遇见了梅映雪,神魂颠倒之下,遂把此事抛在了脑后。要说韩兵最喜欢和崇拜的人,在三国时代只有郭嘉和赵云。当初投效刘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赵云。

    历史上郭嘉多谋善断,喜欢兵行险招,可谓是用兵奇才,可惜夭折早死;赵云智勇双全,心思缜密,考虑全面,不知为什么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所以这一次,韩兵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赵云搞到手,让他和郭嘉在他的维护下,改写历史,大放光华。

    他在傍晚时分赶到了陈留,在一家客栈住了下来。毕竟骑裸马有些不习惯,短时间还行,时间一长双跨无力,在马上晃晃悠悠的很是累人;再者,大白天的单身一人手提长枪,总是有诸多不便。所以他想在陈留打造两副马鞍,一副自己用,另一副给赵云当见面礼。

    木料,牛皮等材料,在市面上都能买到,桐油就算了,毕竟时间不允许。鞍架,画出图形,找了间木工房,多给了些小费,和大师傅一起费了半天时间也做出了大致的样子;马镫就简单多了,不管什么样子,可以放上脚就行。接下来打造铁环,打造得胜钩、鸟齿环、鞍架蒙上牛皮。简简单单,两副简易马鞍两天搞定。

    第四天,韩兵铺上马鞍,把亮银枪挂在得胜钩鸟齿环上,打马离开了陈留。半顿饭的功夫来到了官渡。渡过黄河沿官道一路向北,经邺城、广平,非只一日,终于来到了常山郡。

    说起赵云,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但那都是他从194年救公孙瓒开始的。至于他之前的记载,无论是史书还是演义都无从稽考。网上曾经有一传说,说赵云从小酷爱练武,而且还是一个练武奇才,十七岁的时候就打遍常山无敌手。自那以后就开始骄傲起来。曾经放下话:如果谁能接下他百招而不败,他就拜那人为师。可是,愣是没有一个人能接他百招,别说百招了就是六七十招也没有。一天,来了一位残疾的老者,把一条破枪挂在他家的门口,赵云一见大怒,提枪就要找人打斗。可当他看到是一位残疾老人时,不忍下手,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如此侮辱人啊。老者就说了,我没有侮辱你,依你现在的武艺,也只配用这把破枪,不信的话,咱俩就在这儿比划比划。赵云年轻啊,气盛啊,说,比就比,谁怕谁啊。就这么着,老者用那条破枪就和赵云干上了。结果,老者与他打斗了一百回合,在一百零一回合把他给打败了。赵云至此很是惭愧,就依约拜了老者为师。原来老者是驼龙所化,把破枪一抹,枪就变成了龙胆枪。老者还教会了他八招绝命断魂驼龙枪法。自此以后,赵云才凭借此枪、此枪法,威震华夏,博得“一身是胆”的美名。(此传说来自互联网,可别告我侵权啊。特此说明)当然,这是被神话了的传说。老冒,顺便一提,不足采信。

    既然到了常山,韩兵也就不急了。在常山补给完毕,一路行走一路打听,找到真定县,来到了赵庄。向村中老人一打听,很容易的就在村东找到了赵云的家。这是一座简简单单的农舍,虽然比典韦老家的房子要好点,可也谈不上豪华。想到初次拜访,不能这么贸贸然的闯进去,只好返回县城,把家伙事儿寄存在客栈,换上一件青色长衫,买了一些糕点果品,才重新回到赵庄。

    咳嗽一声,他提高声音说道:“有人在家吗?幽州韩兵特来拜访。”一推院门,迈步走了进去。院落比较宽敞,正屋是一进三间,还带两间耳房。庭院东南角有一圈篱笆,土质松软,想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