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叙别情风起徐州(第2/3页)  无耻小子混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使送来一封信,简略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其中极尽如“末路来投,望乞怜佑”,“互为犄角,分属同盟”,“同舟共济,共襄大事”等等结好之词。弄得老韩很没面子,好象有“恶主欺客”的感觉。这想必都是陈宫的主意。顿时感觉自己这点小伎俩,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屁作用没有一点,徒留别人话柄。

    为此刘备专程致函赔罪,又多加了几十万斤粮草送去了小沛。这事表面上无风无浪、平静异常的解决了,可是大家心中都有数,仇怨肯定是结下了。刘备此时心中肯定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韩兵归来,身边从此多了一个有力臂助;忧的是,被他这么一闹腾,自己失信于人不说,双方隔膜丛生,必然于稳固和发展不利。

    韩兵才不管那么多呢。无论有无他的挑衅,那吕布都是一个扮成狗的豺狼,早晚会乘别人不备,从后面狠狠的咬上一口。不过这样一来,还能给刘备提个醒,唤起他的防范之心。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刘备自己了。

    公元195年,曹操尽平山东地界,表奏朝廷,被封为建德将军、费亭侯,开始整饬内政、休养生息。而朝廷之中却乱成了一锅粥:李傕自封为大司马,郭汜为大将军。他们把持朝政,横行无忌,飞扬跋扈无人敢言。献帝用太尉杨彪之谋,使离间之计,引起李傕和郭汜的火并厮杀。张济乘机从中取利,引献帝移驾弘农,到达未久,发觉上当的李傕和郭汜二人合兵一处已然杀到。弘农顿时陷入一片血雨腥风。

    危急无奈之中,只好急急招安河东乱匪,命其前来救驾。奈何乱匪难改其行,不但与事无补,反而引狼入室。幸得杨奉部将徐晃斧劈乱匪头目李乐,才使献帝暂脱险境,逃到了故都洛阳。一面修缮宫殿一面遣人诏谕曹操入京救驾。

    曹操闻诏大喜过望,此等大好时机怎能错过。于是尽起十几万大军,败李傕、郭汜于洛阳城外。被献帝封为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曹操乘势追击,一举尽败李、郭大军。自此,“李郭之乱”完全平定。

    曹操偶遇董昭,用他之计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以洛阳残破,修缮不易,为借口,又引用怪乱力神之说,把献帝诓骗到了许昌。更于半路收服徐晃,消灭了杨奉势力。从此曹操实力大增,大封部下将官,大权皆归他掌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既定大事。曹操又把眼光放到了他的死敌,现居徐州的刘备和吕布身上:“刘备得陶谦老贼之便,屯兵徐州,自领州事;而吕布小儿,兵败后投奔于他,现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此乃心腹之患也。我必设谋而除之。”

    军师荀彧献计:“现如今许都新定,四方不稳,不宜轻易用兵。彧有一计,那刘备虽然领徐州事,但未得诏命,自是名不正言不顺,引为憾事。今主公可奏请诏命,实授他徐州牧,刘备必然感恩戴德。主公再趁机密授一书,教他杀掉吕布。事成,则刘备失却臂助,其孤掌难鸣,可以徐图;如若不成,吕布必然乘机报复,刘备性命难保。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曹操一听大喜,马上奏请诏命,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事。遣使快马加鞭送往徐州,并夹带密书一封。

    这段时间,韩兵已经被关羽收归麾下,做了他的贴身卫士。表面是他早晚服侍关羽,其实是关羽帮他掩人耳目,更是避免他再做出什么出格儿的事来。而花蛇也因为武艺出众、身手灵活,受关羽推荐被破格提升为裨将军,统领一百哨探兵士。其余八名“冥蛇”成员也已秘密取得联系,他们凭着自己的本事也分别获得了刘备和张飞的赏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重用--基础班底已悄然展开···当然,韩兵现在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他们的联系都是秘密进行的。多次的打击,到处碰壁,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空有千多年的见闻,却像蚍蜉撼树,于事丝毫无补。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