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勿要江上寒烟,沁将士之血 1(第1/3页)  亡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直到江上战了数日,真正的发生了常规性战争。\\方天定才明白,原来三国演义是有很大的漏洞的。

    铁索连船,在方天定了解的战争中只发生过一次。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为稳定船只,铁索连船。

    那一刻朱元璋便确定了要火攻。一战之下,直到朱元璋战部即将崩溃之时,风向突转,东北风起。

    然后,一把火起,陈友谅看着映天的火光,满湖血水,不进感觉,世界崩溃了。

    而三国演义成书,或者说火烧赤壁这一章节成书时间,究竟是在战前还是战后,还未可知。也许,火烧赤壁便是火烧鄱阳湖的翻版。

    但是,似乎唐代有一句诗文叫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以预想,当年周瑜打败曹操,用的也是火攻。但是曹操却不一定铁锁连船了。

    而且,鄱阳湖不是长江,双方陈兵立马四日不战,也不会有事。

    但是赤壁一段,水流不可谓不急,敢问三日不战,只有少数船只系在码头上,其他江上的船只如何能一直保持位置。

    而那一战也不是渡江战,而是上下游之争,曹操,是占据上游的一方。

    总之,看历史战例,看小说,话本,看的热血沸腾,真正的动手,却完全是两回事。

    但是方天定与郭德威的一战,却又不同。

    郭德威乃是坚守水军营地,而方天定却因为“人和”之便知道了那一处山壁峡坳,才有一栖身之所。

    郭德威等待方天定久攻不破然后退去的希望成空。

    学习玄妙之法,讲究道法自然,道天地人,而行军之道,也近乎如此,便是道天地人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道排在第一。

    其二,天,天时。第三,地,地利。此时此刻,天时不论,地利却近乎在郭德威手中,因为其处于上游。

    而方天定似乎占了一个人和。因为边境上的老百姓,可以算作是国籍模糊,而他们更愿意帮助魏。

    所以,才找到了这个山坳,隐藏在山崖间,迎客松间的山坳。

    之所以郭德威不注重此处,不是郭德威不知道有这么个山坳,而是他觉得,此处山坳太大,就算水流稍微平缓一些,也根本不适合作为停船之所。

    只是,一艘船是一艘船,一队船则不同。所谓流体,流过的水在船尾汇聚反推着船只不往后退去。

    所以只需要少许桨手调控船只方向而已。

    而战时,下锚可以说是很不明智的决定,偷袭一来,无法防备。

    但是,方天定也派出了一些前哨舰横列山坳往上游一里多的地方,巨大的铁锚下载江水中,若是一有异动,随即起锚通告。若是实在无法起锚,便只能点燃烽火,点起啸箭蝙蝠火,以身殉国了。

    入夜,已然是深秋,山风呼啸,夜间格外冷冽。

    一道道刺骨的寒风,虽然吹不起厚重的篷布,却也透过缝隙吹进了帐篷和房里,将士们开始裹紧被子。

    虽然军需品都是上等的,但是,却也是定额的。每人一床,根本不够用。

    突然,一阵喧闹声响起,作为战士,这样的声响已经足够让他们惊醒了。

    众多人起身,第一反应是抓起身边的枪矛,弓箭。

    看了看周围,没有危险之后才平稳呼吸开始穿衣服。

    船盔甲终归很麻烦,大部分人穿起单衣,便出了帐篷四处张望。

    才听见外面喧闹的是什么。

    “火燃起来了”

    “快,走水了速救”

    原来,发生了火灾,在众人的注视下,竟然还有火箭飞入。

    那些包着抹布,沾着猪油还是什么的火箭落在帐篷上,便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