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回京 捉虫(第1/4页)  京城第一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文帝二十五年春,忠勇侯杨勇上疏皇帝陛下,言陛下励精图治,乾国国富兵强,四夷畏惧,咸来朝贺,今边关太平,欲携孙女平安回京扣谢陛下隆恩。

    皇帝准奏,着忠勇侯杨勇同副将凌志即刻回京面圣。

    “听侯爷说不日就要进京,小姐可还记得,初次到帝京,小姐才五岁呢。”杨平安在花园里同嬷嬷婢女纳凉,姜嬷嬷在一旁给杨平安打着扇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同杨平安讲话。

    “五岁啊”杨平安摸了摸在手里把玩的玉佩,神色有些怪异。

    “小姐幼时调皮,将那昌平公主打了一顿,直打的她哭爹喊娘,把皇后娘娘同太子殿下都引来了”嬷嬷回忆起平安小时候的样子,眼角的皱纹越发显眼了。

    平安俏脸一红,羞恼的打断姜嬷嬷的话,嗔怪道:“过去的事情,嬷嬷提他作甚”

    嬷嬷见平安脸色微红,神色懊恼,遂笑了笑不再说话,只是一心打着扇子,边关荒凉,气候炎热,小姐尊贵,把小姐热坏了可不好。

    “小姐,侯爷差人过来,要小姐去侯爷书房一趟。”丫鬟杨九提着一壶梅子酿,急匆匆的跑过来。

    “急急慌慌的做什么,这规矩学到哪去了”姜嬷嬷虎着脸,呵斥道。

    杨九闹个了大红脸,身体僵硬,结结巴巴说不出话。她最是惧怕姜嬷嬷,每次见到姜嬷嬷就发怵,手脚都不知道放往哪里。

    半响,杨九才道:“嬷嬷宽心,奴婢省的了。”

    平安将梅子酿接过,打开坛盖闻了一下,才起身往书房走去。

    姜嬷嬷看杨九呆呆愣愣,心里好笑,拿帕子掩了掩嘴角,道:“小姐都走了,发什么呆,还不快去伺候”

    杨九崩着身子,闻言同手同脚的转身离去。姜嬷嬷见状,笑的牙不见眼。

    “爷爷唤我何事”平安给忠勇侯请了安,问道。

    “今上圣旨已到,嘱我与你凌叔叔即刻进京,你速去收拾衣物,我们明日午时出发。”忠勇侯端坐书案后面,低头翻阅着书本。

    “却是为何”平安有些疑惑,这时间也太赶了些。

    忠勇侯叹了口气,道“皇上近来越发忌惮老夫了,罢了,快去收拾吧。”

    “爷爷这一回去,岂非正合了皇上的意”平安有些担忧,圣意难测,若是

    “且先回朝吧,爷爷的平安长大了,平安要的,爷爷总是要给你争取来的。”忠勇侯看着平安,眼神越发慈和。

    “爷爷”平安面上升起薄薄的红晕,娇嗔道。

    忠勇侯笑道:“同爷爷还这般扭捏作态,且不说是”

    “爷爷”平安不干了,生怕爷爷为老不尊,再说出什么让人羞耻的话语来。

    忠勇侯看着自家外孙女这娇俏的小模样,捋了捋胡子,哈哈大笑。

    平安赶紧行了个礼,随即唤来杨九,嘱咐其快去收拾东西。

    平安有一个小匣子,做得很是精致,是杨平安五岁生辰的时候,忠勇侯亲手所做。

    收到匣子时平安很是高兴,特地央人找来城里最好的锁匠,给匣子配了一把精致非常的黄金锁。

    杨九知道平安最是宝贝匣子里的东西,整理时总是小心翼翼。今日听闻明日就要启程,遂将匣子拿出来,整理里面的东西。

    “小姐,这也要带回京城”

    平安正躺在椅子上,手持团扇,闭眼假寐,听得杨九的声音,懒洋洋的抬起眼皮,待细看时,却发现杨九问的,是自己上溪头山学艺时,跟着大师哥学着做的木雕。

    平安手拙,只会舞枪弄棒,这些精细活,平安是做不来的,加之那时她对小哥哥的印象早已模糊,雕刻出来的木雕面目全非,只看的出来咧着嘴,薄薄的唇含着若隐若现的门牙。

    “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