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4章 芸芸众生相十六(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士英的签押房,也就是陛下所说的办公间,足足是市政厅其他官员办公间的三倍大小,几乎和同楼层的会议室相当了。江南毕竟是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两百余年的承平时期更是让本地的士绅豪族将享用之物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因此在马士英的办公间内,不管是桌椅门窗,还是笔墨纸砚等物件,无一不是精美之物。事实上有些器物甚至并不比崇祯在西苑精舍内用的差,毕竟江南手工业内的能工巧匠此时依然还是盖过京城的同行的。

    站在窗口一边看风景,一边听着佐官报告的马士英,觉得这个市长果然比他过去当的什么知县、知府强多了。不需要理会那些民间的官司之后,他现在要做的便只剩下了经济和行政上的事务,对马士英来说这才是他想要的仕途生活,毕竟他对于审理官司和为底层百姓做主可没什么兴趣。

    心不在焉的看了一会窗外的风景之后,马士英终于出声打断了佐官的报告说道:“东宝啊,这种安置人员的具体步骤你就不必详细报告了,你只需告诉我上个星期我们又接收了多少难民,安置的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是的大人,截止到上周,从外地来上海逃荒的,又增加了四千六百七十九人,每日平均抵达上海的灾民在600-800人之间。当然也许还有一部分人并没有进行登记,不过这些隐没人口不会超过新增人口的一成。这些不肯登记的人员,大多是属于非法买卖的灾区人口,他们被带来上海,目的就是从此上船前往海外,因此才会隐匿踪迹,对于上海来说并不会造成额外的负担,不过却是有违国法…”

    听到佐官在此停顿,马士英随口回道:“就今年这个光景,灾民留在家里只能等死,虽说他们被卖去南洋当苦力,但至少还能活下去。姑且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他们不闹出人命案子。不过警局必须派人进行监控,决不能让这些人掳掠良民出海,真要有事也来得及查办他们。”

    “是的大人。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是,根据现在灾民的涌入速度,再有20天,我们搭建的临时住所就要全部住满了,而本地的竹木已经开始涨价,恐怕要另外拨付一笔款子修建临时住所才行。”

    马士英皱着眉头心算了一会,方才说道:“这么多人挤进上海,光是每日使用的柴薪都要增加二、三成,更别提还要给他们搭建住所用的竹木了,这个涨价也是一定的了。之前搭建一间临时住所是12元,现在涨到多少了?”

    “回大人,按照现在的价格的话是15元,不过接下去的话就说不好了。”

    “光靠市政厅拨款,我们哪里贴的起?这安置灾民的方式我看要改一改。现在上海一个普通男工,月薪也有5-6元,普通女子则在4-5元一月,所以只要在上海待足三个月总应该有些积蓄了。

    我看这样,安置灾民的住所不能一直免费下去,凡是住满了三个月的灾民必须开始缴纳房租,不愿缴纳的就要腾出住房来。另外通知本地商户,准许他们向市政厅租赁荒地搭建住房出租,三年之内免收地租,三年之后视土地用途是否更改再行继约。

    然后市政厅会拨款一万元,用于搭建临时住所,每间造价不可超过10元…”

    “10,10元…”这位佐官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下意识的重复了一遍。马士英看着窗外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又不是冬天,没必要造那么好的房子,只要有个挡风遮雨的窝棚,我看也足够了。看到江滩上那些废弃的芦苇了吗让人收集起来,搭配着竹木使用就可以了,我看连10元都用不了…”

    对于马士英的决定,这位佐官也只能默默的吞回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接下来马士英又对着他说道:“现在竹木涨价,百姓日常用薪必然高昂,这煤炭必然会成为畅销品。我给你拨款五万,去储备一批煤炭起来,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