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6章 破局之策一(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的风险才刚刚开始。

    就后金立国以来,凡是成为第二号人物的个人或是团体,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天命汗时期的广略贝勒,代善和大妃阿巴亥联盟,天命汗去世之前的大妃阿巴亥,黄台吉接任大汗之后的三大贝勒,这些人或集团没有不被汗王和朝臣们联合打击的。

    哪怕是同黄台吉关系亲密的岳托,和亲生儿子豪格,只要威胁到了黄台吉的地位,也是要被其毫不留情的打压的。像他多尔衮不就是为了平衡岳托、豪格两人势力过大,而被黄台吉特意扶持起来的么。

    也就是岳托死的太快,才能得一个善终。否则在黄台吉收拾了莽古济格格之后,依旧袒护其女的岳托,显然就是下一个被黄台吉打压的对象。而作为黄台吉的一枚棋子,他不得不出头把豪格-代善一党给打压了下去,然后就坐到了现在这个为上下所忌的位子上。

    多尔衮知道,他坐上这个位子之后迟早是要被黄台吉收拾的。只不过现在诸贝勒中一时还找不到能够牵制自己的对手,而黄台吉还需要自己配合掌控朝政,所以对方现在才会对他表现的这么亲密。

    一旦他的才能不足以负担现在的位子,又无法为黄台吉所用,那么下一个取代自己的人选就会脱颖而出了。而他的下场,也绝对好不过前人。

    所以多尔衮在这位兄长面前,还是要竭尽所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让对方能够多容忍自己在这个位子上多待上一阵。毕竟黄台吉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而他从自己那位嫂子的口中也足够了解了对方的身体状况,知道对方少则3-5年,多则7、8年,身体也许就要垮下去了。

    一旦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黄台吉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后事了,没有自己的支持,他这几个儿子就难以抵抗长子豪格的争位。而豪格这些年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一旦让他上台,几乎就等于废弃了黄台吉这十余年来的心血,好不容易从各贝勒和八旗重臣手中收揽来的权力,必然会在他手上退回去,恢复为过去的八旗共治格局。

    对于黄台吉来说,这样的变化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无疑否定了他登基以来的所有作为,让他这十余年的殚精竭虑变成了一场笑话,更是把大清带向了不归路。所以两权相害取其轻,哪怕自己有可能在其去世之后独断专权,黄台吉也是要把后事托付给自己的。

    所以,对他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要争取时间,让黄台吉不要对自己这么快动手。虽然多尔衮没有黄台吉要带着满人入主中原的宏愿,但他也绝不是在机会来临时不敢伸手的代善,和性格扭扭捏捏的豪格。

    因此一打定了主意,多尔衮也就毫无保留的向黄台吉诉说道:“臣弟以为北面的黑龙江,东北面的乌苏里江地区,都是穷山恶水,人烟稀少,地方广大的地区。

    想要派兵征讨这些地区,少了不济事,多了难以解决口粮问题。当初父汗之所以能够带兵征服这些地方,一来是父汗亲自挑选了精兵猛将出征,众人不敢有所懈怠;二来是当初那些部族未曾想过我国会出兵攻打他们,所以一时无有准备;三是这些地方的部族器械不精,缺乏铁器与我满洲勇士对抗。

    但是自从明国从海上绕道沟通这些地方之后,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兵甲器械,还传授了练兵作战之法。这样一来,这些野人也勉强可于我八旗兵一战了。而且明国还在黑龙江河口及海参崴、双城子等地建筑城池,我**队跨山越林而去,岂能携带什么攻城装具,面对这样的城池,如果久攻不下,到时军队能够完整的撤退回来都是一个问题。

    此外以大清现在所面临的外部局势,汗王你岂能长久的离开盛京,去往这样的边远之地督战用兵呢?所以,这一方地区还是应该以坚守为上,把那些边境地区的部族迁移到内地来,以绝了对方的骚扰。”

    多尔衮说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