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百官的妥协(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福王有可能还朝的危机下,就连刘宗周也不得不开始劝说起文震孟来了。

    以这几位东林领袖现在的地位,福王上台最坏的结果,也最多就是贬官或是削籍而已。因为福王终不可能冒着天下大不为,非要把他们几人置之于死地。

    但是东林党人以同窗c师徒c亲友为纽带,谁还没几个门生弟子,三亲六故的。

    福王打击不了他们这几位声名卓著的东林领袖,但是却可以为难他们的弟子c亲朋。

    在魏忠贤的打击下,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的东林党人,怎么可能会允许朝廷再来一次对东林党人的政治清洗。

    文震孟c韩爌选择默认,而刘宗周c钱谦益主张妥协,以承认和后金谈和,换取崇祯离开太庙,不在让君臣之间的对抗继续下去。

    有了六部九卿和几位东林党领袖达成的共识,黄立极立刻就对着后方跪着的低阶官员们宣称,内阁将同意和后金谈和,随即六部九卿c东林领袖也一一符合着。

    大多数的低阶文官们,本身就是再随大流做事。现在有了内阁c六部九卿c东林领袖的背书,他们再傻也知道事情正在起着变化。

    除了一二位迂腐的不通人情世故的官员还跪在地上外,其他官员在老师c同窗c好友的目光下,纷纷都站了起来。

    看着御道两侧寥寥无几还在反对的官员,黄立极顿时松了口气,一场让朝堂动荡不安的大冲突,终于有希望挺过去了。

    张瑞图c钱谦益c温体仁被派去迎接崇祯返回御座,正当朝堂上的六部九卿都开始放下心来,以为这场风波到此结束时,很快钱谦益便毫无官员风度的匆匆跑了回来。

    钱谦益上气不接下气,气急败坏的对着内阁c六部九卿等人说道:“陛下说,虽然百官愿意妥协,但是他已经发誓要等到列祖列宗给他一个答复,才会从太庙出来,否则绝不离开太庙。诸位,现在该怎么办?张学士和温侍郎还在中殿门口苦苦劝说,要我回来讨个主意。”

    钱谦益的话,让这些大明朝堂之中最为顶尖的官员们,顿时呆若木鸡,露出了一副深感震惊的表情。

    这下连黄立极也搞不清楚,崇祯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了。

    这下就连之前还有些不情不愿的文震孟等人,也开始感觉头皮有些发麻了。

    君臣在朝堂之上对立,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一般来说,天下人大都会因为同情弱者的心理站在文官这一边。毕竟皇帝可以躲回后宫避而不见臣子,也可以下令锦衣卫以廷仗折辱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

    相比起来,反对皇帝的官员们,抗争的方式就少的可怜,不是跪左顺门,就是忍受廷仗以表达自己的反对主张。

    但是在今天,强弱的地位更换了。父亲c兄长都相继去世,登基还不足4个月的崇祯居然要跑进太庙找列祖列宗求援,这些朝廷的大臣都把大明皇帝逼迫成什么样子了。

    一贯喜欢站在道德高点的东林党人都知道,这要是传扬了出去,天下士林的舆论必然会站在同情皇帝的立场之上。

    那些阉党和一些东林党人,都以为东林党可以随意的操纵士林的舆论,简直就是大错特错。

    天下士林之前之所以愿意站在东林党这边,其实是为了反对过于强势的皇权。

    天下士林的舆论,说白了其实就是各地缙绅的立场。对于地方缙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弱势的中央政府,而不是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

    支持东林反对阉党,其实就是迫使代表皇权的阉党把注意力放在中央的权力斗争之中,而无法干涉或较少的干涉地方事务。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地方缙绅的节操有多么的高尚,如果朝廷的政治局面变换了,东林党人压倒了阉党,独自掌握朝政了。那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