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2章 忍无可忍的反击(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经验?什么经验?难道田卿是说他们把自己的本业给折腾没了的经验?”朱由检语带嘲讽的说道。

    田仰顿时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他不得不向崇祯告罪后退了下去。

    朱由检似乎意犹未尽,对着下面的群臣说道:“吏部和科道官,要对各部门的业务进行检查,不要像太仆寺一样,本业荒废了都还能安之若素,无动于衷。

    对于尸餐素位的官员,朕只有一个原则,请他自己回家去养老,百姓缴纳这么多税赋,不是用来养一些无用之辈的。”

    朝堂上的官员们对于崇祯的怒火保持着沉默,这也是他们最近学会的一个新招数,对于一个比他们这些官员还喜欢借题发挥的皇帝,最好的应对就是保持沉默。

    果然看着朝中没有反驳自己的官员之后,崇祯把话题又引回了驿站本身上面。

    “除了兵部之外,中枢各部和地方官府使用驿站,不再使用牌票制度,换成补贴制度。根据官员的等级,直接规定差旅费用。

    中枢各部的差旅费用,以过往三年的平均数为基准,每年年初向户部报预算,由户部审核后拨款。而地方官府则由原摊派劳役,改成按照每田亩收取固定费率,费率的额度由户部进行审核。

    兵部依旧采用牌票制度,但是要加强管理。同样是每年向户部申请,但是每三个月通商邮政部和兵部结算一次发生的费用。”

    听着崇祯的提议,户部尚书郭允厚顿时开始叫苦了,“陛下,这地方官府的人员公务出行改牌票为补贴制,尚有田亩折色可收。但是中枢各部出行的费用,户部没有来项啊。

    户部每年岁入太仓银,为张江陵执政时最高,岁入450万两白银,此后便一路下滑,直到固定在每年约400万两左右,其他田赋商税皆为本色。

    陛下现在让各部开列预算,但是户部岁入太仓营连辽饷都无法完全满足,如何能够在年初就拨出款项交给各部呢?

    而且库银交割必然有损耗,这个损耗到底应该算在那一边呢?”

    朱由检并没有被郭允厚的叫苦所难倒,他立刻说道:“地方官府征收的田亩折色费用,并非全是自己留下的,而是有4成要上缴户部,作为中央各部出行的费用。

    此外吏部选官除了总督c巡抚不得在本省任官之外,以下各官只要避开家乡,就近安排即可,不需再‘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崇祯的话一说完,文震孟c黄道周等人立刻反对,太祖皇帝曾经下诏,除僧道c阴阳医士原籍任用外,其余官吏,必须避籍。尔后更明文规定,自学官外,不得官本省。

    “太祖的话说的自然是对的,但是子孙不孝,国库空虚,所以要考虑省钱为主。当然如果诸位同意对官员士绅一体纳税,以弥补户部缺额,那么朕也可以继续维持太祖的祖制。”

    朱由检毫不迟疑的回答道,似乎他口中说的这个不肖子孙是别人一样。

    文震孟立刻反驳道:“万历四十六年开征的辽饷,也即九厘银,本身就是按照天下田亩平摊的,其后先帝登基后因为辽事败坏,国库空虚,又下令征收除生员以外的免丁银,因此官员士绅已经一体纳税,再征收税赋,恐怕小民难以忍受了。”

    朱由检歪了歪嘴嘲讽的说道:“文太常所说的小民到底是指谁?是面朝黄体背朝天的农夫,还是吃一桌酒席花上10两银子还觉得没什么可吃的江南豪绅?

    文太常既不允许朕省钱,又不许朕加税,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钱粮缺口问题?”

    文震孟脸色一红,然后昂着脖子说道:“请陛下发内库存银,则不用破坏祖制,也不用加税,而钱粮缺口就可以解决。”

    文震孟一说,随即几个御史和文官也跟进来说道:“请陛下发内库存银,不可轻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