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第一次开会的海盗们(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由检返回乾清宫不久,吕琦就前来汇报,吏部尚书徐光启请求接见。

    吩咐了吕琦带徐光启进入上书房之后,朱由检让吕琦上午膳,邀请徐光启一起共进午膳。

    徐光启已经稍稍习惯了,和崇祯这种颇为自在的交流方式。原本一直遵守的“食不语,寝不言”的习惯,徐光启也不得不放弃了。

    徐光启思考了半天之后,向崇祯请求道:“陛下,借着闻香教叛乱的事打击新政的反对者,这不是正道啊。朝中官员有目共睹,终究会明白陛下今天在做什么。

    臣怕百年之后,陛下之名将会因此而毁于众口啊。臣希望陛下将此事交给老臣,老臣一定竭尽所能,说服文文起等人不再反对新政,也可避免朝中再起政争”

    朱由检放下了碗筷,从王承恩手中接过了一杯清水漱口之后,才对着徐光启说道:“徐先生真的有信心能说服文文起这些人?或者说,徐先生真的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说服这些无所事事的官员吗?

    徐先生你要管理皇家科学院,筹备大明新的天文观测台,制定度量衡标准,翻译西洋书籍,还要过问吏部和燕京大学的事务。而文文起这些人,每天除了指责别人的缺点,高谈阔论道德仁义之外,他们还会做什么?

    我只所以一直不允许你陷入朝堂分歧的争论,就是不想徐先生你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上。徐先生你是整个新政的执行者,至于如何推动新政前进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我来处理吧。”

    徐光启沉默了,这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他所做的事情已经超过了,以往一年所能做的事情的工作量。

    这种每天忙的停不下脚步的生活,不仅没有让他感觉疲惫,反而让这位65岁的老人感觉精力充沛了起来。

    徐光启知道,这不是因为他的办事能力突然增强了,而是以往扯他后腿的力量突然减弱了。

    吏部尚书这个官职,让他办起事来无往而不利,不管是哪个部门的官员,都不愿意拿自己的官帽去交换抵制,那些不符合旧规则的新事物。

    崇祯和内阁推行的新政主张,又把徐光启等人挡在了身后,让那些反对新事物的官员,把矛头对向了内阁。

    但是这一次,这些反对新事物官员的联手反击,却让内阁沉默了,崇祯只有撕破脸皮,自己跳上了前台。

    徐光启思前想后了许久,还是觉得这样下去对于崇祯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老臣已经风烛残年,去见先帝也没多少日子。陛下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这种得罪人的事还是交给老臣,更为适合一些。”

    朱由检微笑着说道,“徐先生的好意,朕心领了。不过正因为如此,所以徐先生宝贵的时间就更不能轻易浪费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分工合作,冲锋陷阵这种事,还是交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吧”

    在朱由检的劝说之下,徐光启终于还是被说服了,对于接下来朝堂上发生的事,依旧保持袖手旁观。

    当日下午,嘉乐殿的血迹尚未清理干净,郑芝龙等十八芝海盗首领,许心素等福建海商,还有因为三大殿欠款而不得不成为北方海外贸易代表的商人们,共计62名代表,正式在嘉乐殿的会场内见面开会了。

    朱由检站上了主席台,主席台分为高低两个位置,高一些的位置配着一张高背椅,低一些的只有一张较小的桌子,无椅子。

    朱由检坐到了高背椅上,看了眼面前的空荡荡的桌子,然后向着下方看去。

    扇形的座位呈左右对称的形态,座位中间是一条通往殿门的通道。

    台阶式样的座位分为三层,每一侧的座位可以容纳45人,下方的座位足以坐上90人。

    当初卢九德答应给十八芝10个代表名额,但是上京的却足足有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