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2章 编书和卖盐场(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光启可没有被崇祯这么蒙混过去,他再次重复道:“那么陛下请把这义务征兵的权力交给老臣,老臣也好尽快挑选青壮成立新军。”

    朱由检摸了摸额头,一脸纳闷的说道:“难道朕刚刚忘记说了吗?朕的意思是,把义务兵役制推广到三地之后,就由原来的卫所指挥使负责在当地征收足额的兵丁。

    然后徐先生你只管接收新军士兵就好,如果有不合格的人选,可以退回给卫所,并向兵部投诉,兵部可以给予征兵负责军官以处罚。”

    崇祯的话语堵住了孙承宗想要说的话,虽然无法直接把营州三屯卫掌握在手中,但是崇祯保证了能提供给新军合格的兵源,孙承宗不由默认了皇帝的征兵方案。

    不过朱由检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叫住了孙承宗说道:“不知道孙先生的陆军军官学校,现在已经招募了多少学生了?”

    听到这个问题,孙承宗的脸色似乎亮了一下,他板着手指说道:“根据陛下的命令,京营中送来了144人,原来的武学学生34人,北直隶各卫所51人,登莱卫9人,还有各地报名考核通过的28人,共计266人。

    不过城内的武学没有操练的场地,这些学生都只能进行文化教育。想要进行各种军事上的演练,恐怕要到明年开春,丰台大营初步完成才行。”

    “不知道,孙先生可把朕要求的数学c自然科学加入到学习课程中去了吗?”朱由检显然对这些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为关心。

    孙承宗点了点头说道:“孙元化c王徵c邓玉函c李之藻诸人,已经给这些学生上了近半个月的课程了”

    孙承宗正对着崇祯介绍,军官学校的学生们在学习什么课程的时候,刘宗周突然打断了孙承宗的话语说道:“陛下,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这西学不过是微末小技,不值当陛下如此重视。

    臣倒是认为,这武学应该多讲讲圣人之道。正所谓治军先治德,治德先治心。若是能让军士们心存仁义,则王师出征焉能不胜?”

    对于刘宗周的迂腐之论,连韩爌都低下头不说话了,黄道周等低阶官员倒是听的纷纷点头,但是并没有出声支持。

    “刘先生说的不无道理啊。”崇祯居然意外的附和了刘宗周的说法,这让黄立极c孙承宗等人都跌破了眼镜。

    经过这些时间的接触,他们可不认为,崇祯是一个可以被刘宗周用这样迂阔言论说服的人了。不管是韩爌c还是黄立极等人,顿时竖起了耳朵,等着听崇祯的下文。

    果然朱由检只是停顿了一会便说道:“可是圣人之言,处处都是微言大义,就算是有刘先生这样的名师指路,也非得下数十年苦工,方能一窥门庭。”

    听到崇祯如此推崇圣人之道,不管是刘宗周c黄道周还是一些东林党人都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皇帝的说法。

    “然而军官学校中的学生毕竟不是专门研究经典的学子,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上战场大战。如果把精力都荒废在学习经典上,未免有些主次不分了。”

    刘宗周顿时有些着急的说道:“陛下,圣人之学,就算是学上一天,也有一天的收获;学上一个时辰,也有一个时辰的收益。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臣并不要求,这些武学的学生能精通经义,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圣贤之言的熏陶,作战之时能稍存仁义,不要沦为禽兽罢了。

    臣以为,只要把这些学生学习西学的时间,拿出来学习圣人之言就足够了。”

    徐光启顿时听不下去了,他立刻上前半步想要驳斥刘宗周的说法时,朱由检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上前。

    “刘先生大约是误会朕的意思了,朕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去翻阅这么多经典注释,实在是浪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