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6章 水准仪(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谦益虽然热衷于官位,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文人,他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崇祯要求他编辑这本历史书的政治用意。

    听完了朱由检的阐述之后,他低着头思考了半天之后,才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可是陛下,一个月内就要编辑出这本历史书,是不是过于急躁了?这么短时间内要编辑完,书中肯定错漏较多,倒时候被人抨击,恐怕有损朝廷的声誉啊?”

    诧异的看钱谦益一眼,朱由检心中不由默默想到,“这位水太冷,头皮痒,在占据优势的时候,还被温体仁c周延儒排挤出朝堂,还真不是没有缘由的。”

    朱由检不得不提醒道:“我们可以把这套书称之为初版,前言中注明,如果有人查到什么错误,可以直接向大明时报提出改进意见,下一版本改进就是了。

    但是如果有人借着细枝末节的问题,想要推翻本书的宗旨的,那就不是文人之间的学术之争,而是立场问题了。

    一个站在敌人的立场上对中华的历史进行攻击的,要么他就不是一个大明人,要么他就是如中行说c秦桧c张弘范一般,背弃祖宗认贼作父的汉奸。一个汉奸的质疑,我们有必要在乎吗?”

    钱谦益似乎有些明白了崇祯的用意,他不由有些愕然,这话可真不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说的话。

    不过他很快反应了过来,如果皇帝肯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他,无疑就是信任他的表现。

    他立刻抛开了一切杂念,想要在崇祯心中挽回刚刚不利的形象。

    “那么陛下以为,这本历史书的开始,应当放在什么时间呢?”钱谦益把心思放在了,如何编辑一本让崇祯感到满意的历史简明读物上来了。

    “自然是从炎黄二帝开始,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朱由检发觉,其实‘水太冷’还是有些好处的,起码这位仁兄不会和自己说不。

    送钱谦益离开的时候,朱由检顺口说道:“钱卿不必一个人忙碌,可以去翰林院找几名助手替你打打下手,你把握住方向就行。”

    钱谦益顿时点头应是,然后在王承恩的带领下离开了上书房。在乾清宫的台阶上,钱谦益不由转身抓着王承恩的手,握了握说道:“有劳厂公相送了。”

    王承恩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他,直到手心感受到了一些异样感之后,才明白钱谦益这么奇怪的动作是为什么。

    王承恩握住了手心的那团纸张,小心的不让人察觉,他呵呵笑道:“钱侍郎客气了,不知道侍郎此去翰林院,打算找谁作为下手呢?”

    钱谦益也笑着回道:“正想去翰林院看看,不知厂公有什么好建议吗?”

    王承恩眼神闪烁了下,就呵呵说道:“杂家不过是一名伺候皇爷的奴婢,见识浅陋,能有什么好建议。不过杂家去过翰林院几次,倒是觉得翰林院的孙编修为人比较亲切而已。”

    站在汉白玉台阶上,看着钱谦益离去后,王承恩才小心的打开了右手的拳头看了一眼,是一张500两的昌裕钱庄的会票。

    王承恩笑了笑,把会票塞进了袖袋内,转身向着乾清宫内走去了。

    用过了午膳之后,朱由检就听说传教士汤若望和钦天监李祖白带来了他要求制作的器物。

    “陛下,要把他们带来上书房吗?”王承恩询问道。

    “不用,带他们去万岁山,朕要试试这水准仪究竟能不能用。”朱由检有些兴高采烈的站了起来,对着王承恩说道。

    在万岁山下,朱由检查仔细检查着汤若望和李祖白带来的脚架c标尺还有箱子装好的望远镜。

    “陛下,这仪器我们来之前已经组装过了,固定好的望远镜可以看到远方的景物,不过我们还是觉得望远镜还是不固定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李祖白翻译着汤若望给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