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 京都名园(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丰城侯李承祚在上书房内犹如老僧入定一般就坐着,他是来向崇祯汇报,贵族院筹备时遇到的阻力的。

    虽然闻香教民变c京营兵变两次事件,把大多数勋贵都隐隐牵连了进去,因此现在京城中的大部分勋贵都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不敢同以往一样呼朋唤友,在京城中四处招摇,以免被牵连进某个大案之中。

    但并不是所有勋贵都有这种识大体的表现,一些和皇室有姻亲关系的勋戚家,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认为谋逆的帽子戴不到自己身上,就依然维持着以往横行霸道的作风。

    甚至于有些勋戚认为自己同崇祯的血缘关系较近,年少的皇帝应该拉不下脸来跟亲戚翻脸,行事倒比往日更为蛮横了一些。

    丰城侯李承祚受命组建贵族院,并动员这些勋贵退出逾制的田地时,首先就遭到了皇室外戚出身的勋戚的激烈反对,而其他勋贵则对李承祚的退田要求拖延观望着。

    外戚之中跳的最为厉害的,就是武清侯李铭诚父子,听说了皇帝要收回赐田之后,就拆毁自家房屋,把家中杂物摆到大街上出卖,叫嚣着自家要活不下去了。

    而且坊间也传出了奇怪的流言,说孝定太后(朱由检的曾祖母)在天上指责皇帝对外戚过于刻薄,崇祯是要遭受天谴的。

    遇到武清侯父子这等无赖行径,李承祚也只能先暂停了收缴勋贵田地的行为,而且坊间的流言也实在过于惊悚了些。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先过来向皇帝备个底再说。

    朱由检听完了李承祚的汇报之后,沉默了许久才平静的说道:“真正是不知死活,自世宗皇帝起,外戚而无军功者,向来都是爵一世而已。彼有何功于大明,敢持宠而生骄?

    当初武清伯李伟借神宗皇帝之宠幸,使家人揽纳京营将士应得之布花,结果多所乾没,京营将士差点哗变,神宗皇帝不过是念在亲戚份上不予追究罢了。

    我朱家待其如此宽厚,尤自人心不足,现在要假孝定太后之名来窥测江山了吗?”

    李承祚顿时惊吓的坐不住了,他霍的跪了下去,对着崇祯有些张皇的说道:“陛下但请暂息雷霆之怒,这武清侯父子虽然行为孟浪,但是这谣言究竟是不是其放出来的,还不清楚啊。

    这谣言来的如此蹊跷,未免不是想要坐实陛下苛待亲戚的罪名,陛下万不可落入奸人的圈套啊。”

    朱由检看着低头跪倒苦苦劝谏自己的李承祚,突然展颜笑着说道:“丰城侯果然是忠心于朕的,很好。也是,怎么说孝定太后也是朕的曾祖母,按照民间的称谓,这武清侯算是朕的表叔。

    既然表叔家穷的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朕怎么能袖手旁观。听说武清侯在都门外西北十里处有别业一所,朕便花5万两银子买下,也好让武清侯不至于吃不上饭。

    祖宗法制有些还是应该遵守的,这外戚一世而爵岂能坏在朕的手上,王承恩你这便替朕拟旨,按律革除武清侯之爵禄吧。

    至于丰城侯也就不必为武清侯的事烦恼了,顺便去告诉朕的这位表叔。这京城物价腾贵,久居不易。不如回乡下度日去,要是少了盘缠,武清侯在京中的产业,朕也会看在亲戚的面上买下来的。”

    王承恩和丰城侯都恭敬的答应了一声,然后退出了崇祯的书房。

    看着两人离去之后,朱由检才拿起大明时报社写给他的报告,上面的内容比刚刚丰城侯讲述的内容要详尽的多,特别是仔细列举了武清侯家的产业。

    其他且不说了,光光是都城西北十里那所号称海淀清华园的别业,就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了。

    京城达官贵人众多,是以名园也多。这些京城园林不仅仅是官员豪富用以自娱的产业,也是他们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结交权贵的场地,同时也是招揽文人雅士为自己增添声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