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三法司的讨论(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君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君与两位贤令平日行事可谓南辕北辙,观君之慕二贤,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往日姚士恒对夫人这尖酸刻薄的评价简直是深恶痛绝,但是现在这段话却莫名的出现在了他的脑子里。

    姚士恒顿时大感羞愧,原来夫人对他的评价还真不是讥讽,就如同现在,明明他打心眼里认为这董卫贤罪不至死,但是他却缺乏勇气为此而同阳武侯进行抗争。

    今日的天气虽然无风,但是阳武侯薛濂却感觉自己的脸都快冻僵了,他现在的心中依旧充满了怨气。

    再他看来,这不过是家奴和几名穷军汉之间的纠葛,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要坐在这里陪审。

    身为大明勋贵的一员,薛濂认为自己对皇帝忠心耿耿,从没有过不敬的念头,这难道还不足够吗。

    而这几名穷军汉借钱还不了,还胆大包天,敢在京城之内劫人,这种行为简直是耸人听闻的罪过。像这样的案子,就应该判七人斩立决,以威慑那些试图在京城内犯罪的不法之徒。

    牵扯在这样一桩案子里,自觉颜面无光的阳武侯,自然是想要尽快了解此案,结束被人围观的尴尬场面。

    潘士良只处死首恶的提议,虽然还达不到他心里的预期,但是能让他尽快离开的话,他也打算就此息事宁人了。

    但是姚士恒犹豫不决的神态,终于让他把不满稍稍宣泄了一些出来。

    虽说大明中期之后,勋贵就矮了文官一截,但那是文官集团不允许勋贵插手国家政事,并非是把勋贵如同武官一样视为奴仆。

    大明的勋贵们虽然失去了对国家政事的干涉权力,但是在地位上依然还是高于文官集团的。

    依靠儒家的礼仪道德规范治理大明的文官们,在某种程度上是默认了勋贵的特权地位的,就如同他们也同样承认了皇族在地方上的特权。

    正因为如此,不是中枢重臣或是文官集团中的后起之秀,当陷入了同勋贵的私人恩怨之中时,是不会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支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文官集团向皇帝表白,自己并没有强大到危害皇权的程度上。

    而大明的皇帝,一向都有意无意的纵容这些勋贵,有些时候单纯是想要恶心文官们。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皇帝不想让勋贵彻底的成为文官官僚体系的附属。

    薛濂虽然不能向刑部尚书薛贞发泄不满,但是对于姚士恒他的顾虑就没这么大了,好歹他总算还记得姚士恒有一个御史的身份,因此并没有破口大骂。

    “姚御史,如此清楚明白的案子有什么难断的,为何如此迟迟不决。都像你这样耽误时间,这案子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难不成姚御史一心想要同本侯为难不成?”

    薛濂语带威胁的话语,并没有让姚士恒软弱下去,相反看着跪在下方若无其事的赵鸿升,他感到了满心的厌恶,突然想要放纵自己一次。

    “侯爷的话有些过了吧,如果不是侯爷纵奴为恶在先,又怎么会弄出今天这样的事来。

    下官以为,董卫贤的行为国法难容,但是其情可悯。既然董双喜并未逃走,董卫贤等人应当依律照减一等,流放戍边也就差不多了。”

    “姚士恒,你”阳武侯顿时脸色通红的站了起来,指着姚士恒便想要破口大骂。

    “阳武侯注意你的举止,这里是公堂之上,你想被本官弹劾吗?”刑部尚书薛贞顿时沉下脸呵斥道。

    薛濂憋着一肚子火,终于还是不敢无视薛贞的话,缓缓的坐了回去。

    右副都御史楊維垣看着阳武侯的神情,不由微微一笑的说道:“姚御史的意见,也就是本官的想法。”

    薛濂一脸诧异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