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沈阳二(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旗 (45牛录)和镶黄(20牛录);

    黄台吉领有正白旗 (25牛录);诸英之子杜度领有镶白旗 (15牛录);≈nbsp;

    代善领有正红旗 (25牛录);代善长子岳托领有镶红旗 (26牛录);≈nbsp;

    莽古尔泰领有正蓝旗 (21牛录);阿敏领有镶蓝旗 (33牛录)。

    正因为努尔哈赤领有的八旗牛录对任何一名贝勒都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八旗中的女真贵族无法掀起任何反对他的行动。

    比如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曾经的后金国二号人物。同努尔哈赤分裂之后,居然拉不走自己的部族,这便是八旗制度控制部族首领的最好证明。

    努尔哈赤在晚年将亲统的两黄旗的大部分各授于同母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给予每人15牛录,其余牛录作为自己的亲军。

    他还明确的对部下们公布: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领正黄旗,将来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

    努尔哈赤的这种行为,使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名下的八旗牛录加起来超过了其他兄弟。而三兄弟占据了三旗以上的兵力之后,后金大汗显然就同其他兄弟无援了。

    在这种形式之下,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只能联合起来。当努尔哈赤去世时,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4岁,尚没有能力对付那些如狼似虎的长兄。

    而黄台吉联络其他贝勒,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后,也断绝了阿巴亥以三个儿子的名义,联合起八旗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努尔哈赤临死前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准备以此旗给多尔衮。但是黄台吉继位后乘机夺取了镶白旗,以自己的长子豪格作为旗主。

    不过多尔衮最终还是保住了所领的15牛录,并归附于长兄阿济格的正黄旗下。黄台吉又将正黄旗和镶黄旗改旗号为镶白旗和正白旗,而他所领的两白旗改成了两黄旗,从而确立了自己在八旗中的领导地位。

    但是阿济格领镶白旗,多铎领正白旗,加上努尔哈赤遗留的亲军,成为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两旗。

    接下来是代善父子领有的两红旗,其次是两蓝旗,最后才是黄台吉的两黄旗。

    对于代善c阿敏c莽古尔泰来说,让实力最弱小的黄台吉接任大汗,才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他们甚至于,还想继续削弱两白旗,瓜分完努尔哈赤留下的遗产。

    但是带头逼死大妃阿巴亥的黄台吉,却表现出了一个政客的远见。他明知道自己已经和阿济格三兄弟结下了仇怨,却不准其他三贝勒继续打击削弱两白旗的力量。

    黄台吉的行为,迅速安定了努尔哈赤去世后金国的政治局面,弥合了后金内部之间争夺汗位出现的裂痕,也形成了朝堂上政治力量的相对平衡。

    虽然黄台吉对阿济格三兄弟有杀母夺位之恨,但是在现在的后金国内,能维护三兄弟生命财产的,却只有这位仇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而同样,获得了兵力最为雄厚的两白旗的支持后,其余三大贝勒不得不对黄台吉表示了明面上的尊敬。黄台吉的地位开始高于其他三大贝勒,不再是刚刚登基时那个有名无实的大汗了。

    去年末,黄台吉迫使其他三人同意,对八旗制度进行了一些变革。

    如在八旗中各设一总管大臣,总管旗中一切事务,议政时与诸贝勒共坐同议。

    总管大臣之下,每旗设佐管大臣二,负责佐理国政,审断狱讼,不令出兵驻防。

    每旗再设两调遣大臣,出兵驻防,以时调遣,所属词讼,依旧审理。

    这些变革政策,削弱了八旗旗主贝勒对于本旗的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