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对于西南地区的布局(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是陆军军官学校所代表的,未来军队指挥体系的影子吸引住了孙承宗等人,他们才开始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军官学校的教育中去。

    而随着他们投入的精力越多,他们对于这种完全不同于武学的军校就越有兴趣。

    和松散的武学不同,军校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前所未有的严格,这也使得从学校c学系c班级乃至宿舍,形成了从大到小的各个等级的集体。

    这些军校的学员们,在教官和校规的高压下,开始被强制抹去曾经的社会属性,而被赋予集体中普通一员的身份。

    凡是不能融入军校集体的学员,很快就会被整个集体所排斥,而在校方的纵容下,这些学员不是被迫退学退役,就是被迫接受集体的帮助,重新尝试集体生活。

    陆军军官学校所提倡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军校的学员展现出了某种趋同性。对于茅元仪来说,这是最好的条例实验对象。但是鹿善继和袁崇焕,却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在军中,除了文官转任的武职可以一开始就统帅一军,他们的升官也和军队内部没有多大关系外。

    武进士和将门子弟在军队中的升职,主要还是依靠家族关系为主。

    比如大明边军中的将门,有东麻西李之说。李就是指李成梁,当日李成梁坐镇辽东时,军中大将都是出身李家一族,李氏一门九虎,时常为人所称颂。

    李成梁势力最为盛时,有文官就直言不讳的对万历劝谏道,说环神京几千里的军队里,都有李家的子弟,如果李家有异心的话,那么皇帝应该怎么办?

    虽然李成梁听说了朝中文官对自己的攻击,赶紧上疏求去。在万历的安排下,这件事也终于不了了之。

    但是将门子弟在军中升职迅速的风气,并没有得到任何的遏制。一来上阵杀敌,统帅想要切实的掌握自己的军队,莫过于任命自己的族人或是姻亲。

    否则一旦自己被敌军包围,指望旁人率领的军队来救援,那可真是天晓得了。而明军同建奴作战,吃这个亏也不止一c二回了。

    当日白杆兵同浙江兵听命去救援沈阳,结果苦战之余,先是被明降军发射大炮攻击,后有奉集堡总兵李秉诚c虎皮驿总兵朱万良等三万人进至白塔铺后观望不前,坐视川兵和浙兵覆没。

    可见军中讲究上阵父子兵,乃是经过鲜血考验的。特别是明军军纪不断崩坏的现在,军队统帅更是不敢把自己的性命交给没有关系的旁人了。

    而对于这些军中的中下层武官来说,如果不依附于某个军中将领,不但立功得不到褒奖,而且每次都有可能被派到最危险的任务。

    在这些武官面前,他们的直属上司或是军队的统帅,就是他们头顶的天。至于皇帝和朝廷,事实上并不存在于他们的世界之中,因为他们根本接触不到。这也是将门势力能够不断发展的现实条件。

    但是随着这所军校的成立,被抽调而来的中层和基层武官们,他们原本所处的小天地被打破了,而重新被掰碎揉和进一个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集体之中。

    而所谓的将门的影响,被军校挡在了门外。他们的升职将不会受制于某个将门的操纵,他们在军队中遇到的困境,可以通过另一条通道进行申诉。

    简单的说,利用这所军校,皇帝可以通过私人关系对于军队的中下层武官施加影响,并通过他们去了解军队的现状。

    而原本垄断了军队和朝廷之间沟通权力的将领们,将不得不接受手中权力被削弱的现实。

    总参谋部和陆军军官学校,只要掌握了这两个部门,花上三一五年的功夫,把全大明的军队都整顿一番。那么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大明的军队也将会牢牢掌握在文官们的手中。

    刚刚理清了思路的鹿善继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